江苏:投资113亿元“北大门”综合交通枢纽开建

2009-6-10 15:4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昨日,集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地铁、公交、出租以及长途客运于一体的无锡城市“北大门” 无锡火车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正式开工。明年5月左右,随着沪宁城际铁路的建成,这一综合交通枢纽的沪宁城际铁路配套将同步交付,该交通枢纽将在2010年底投用。到2014年,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铁路、长途汽车、地铁1号线、地铁3号线、郊外公交、市内公交、出租车以及社会车辆将在此实现“无缝对接”。届时,市民在站区内既可以选择高铁、城铁、长途车去外地,也可以转乘公交车和出租车到市内。 
  百亿巨资打造 实现交通“零换乘” 
  据介绍,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按照“交通便利快捷,设计以人为本,建筑科学环保”的理念进行设计,利用城际车站高架的特点,改变以往广场地区设立大型室外集散广场的做法,建立集约、高效、清晰、便捷的综合交通体,集城际铁路售票厅、候车厅、进出大厅,地铁1、3号线站台、站厅等于一体,以此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零换乘”。 
  无锡火车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可建设用地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由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13亿元,其中交通枢纽用地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随着明年5月城际铁路的建成,沪宁城际铁路配套功能也将同步交付,而出租车站、客运站等均可在明年年底前完成,届时交通枢纽可投入使用。”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夏斌介绍,整个项目计划在2014年完成。 
  最大立体式综合体 人车分流各行其道 
  据了解,无锡火车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南接城际铁路、沪宁铁路,与火车站南广场互连互通,资源共享;北接公交、长途汽车站,通过下沉广场或二层平台,旅客换乘便捷快速;西连出租车、社会车辆停车场。城际铁路的客流从二层进入,负一层出站,地铁的站厅层设置在负一层,水平方向的人流主要集中在二层平台和负一层的下沉式广场,垂直方向的人流通过内部垂直交通体组织,地面层只有机动车通行,避免各种交通流线的交叉,真正实现人车分流。北广场枢纽建成后,火车站南广场的功能将逐渐弱化,大部分公交线路也将搬至北广场。南北广场间将靠两条地下通道相连。 
  根据国际趋势,公交枢纽内采用先进的岛式停车场,取代了传统的行列式站台停车场。岛式停车场最大的特点是人在中间的候车场地里上下车,车在候车场地外环行,无对向和无交叉的行驶,避免行列式站台所带来的人车相互干扰,做到了人车分流。根据规划,今后这里可安排39条公交线路。 
  作为整体工程中的主体和最大亮点,交通枢纽采用立体式综合体,各种交通方式分层而置,互不干扰:地下二层、三层为地铁1号、3号线轨道;建成后的沪宁城际铁路与现有的铁路“无缝并列”;全新打造的长途汽车站位于北端,利用地下通道和地面高架平台与站区主体相连。出租车上下点位于该项目用地的西南角,设有出租车停车位168个,发车位36个,到达位51个,社会车辆停车位1678个。 
  长途车站搬家 新的长途汽车站有三层 
  “今后新的长途汽车站就建在那里!”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办相关负责人指着位于锡沪西路北侧的庆丰小区对记者说。据了解,新的长途汽车站位于北广场北端,今后汽车北站、高墩桥站都将搬迁至此。 
  长途客运汽车站高3层,地上地下总面积12.5万平方米。地下1层利用下穿式通道与北广场相连,通过垂直交通与上部的功能紧密相连。建成后的长途汽车客运站设有停车位360个,到达位16个,发车位54个,日发送量可达到8―10万人次。站内客流采用“下进上出”形式。 
  周边交通调整 “拉直”锡沪路建兴源北路 
  为解决人车混行、交通拥堵的现状,火车站北广场周边的道路也将作相应调整。除了对通江大道扩建为下穿式道路外,还将把锡沪路“拉直”,为北广场规划留足建设用地。此外,为确保交通枢纽与城市东西区的连接,还将在紧邻城际铁路以北新建一条与锡沪路平行的兴源北路,东接太湖大道,西联江海高架,目前兴源北路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启动,此路打通后可直接与凤宾路“接轨”,然后上到内环,此路一旦建成将大大缓解道路拥堵。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