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是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09-6-10 3:0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是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四个中心”,推进“四个率先”的必然选择。这不仅体现了国家的发展战略,更是凸现上海城市特色,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力,赢得新一轮发展的最大平台。 
  生产性服务业是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进程成长起来的,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和工业的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和环境。同时,又推动了工业经济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如同工业经济带动农业经济一样,服务经济必将带动工业经济的变革和升级,服务业带动制造业的发展,将催生和构建新型的工业体系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体系,支持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是人类社会在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的条件下又一次社会化的大分工,相对于物质生产的第一、第二产业而言,它在传统的经济学划分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环节中找不到相应位置,但在任一环节都能感受到它的作用。它不是直接用来消费,也不是直接可以产生效用的,它是一种中间投入而非最终产出,扮演一个中间连接的重要角色,用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能够促进生产专业化,扩大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生产,从而提高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它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价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低碳化转型等特点,与从事物质生产的部门相比,它不与物质消耗成正比,而是与智力技术要求成正比,其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据相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服务业收入占国民经济总产值(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又占服务业收入的70%,美国服务业收入占国民经济总产值(GDP)的超过80%,本土有80%的人口从事服务行业。 
  市委九届四次会议提出,上海在商务环境、工作基础、人才资源、科技教育、口岸枢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尽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潜力巨大。市领导指示,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体制环境。上海的服务业收入占GDP收入的5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收入的50%,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潜力巨大。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涉及制造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生产资料市场、人力资源和职业教育、功能区载体建设。这六大领域支撑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制造业服务业主要涉及:总集成总承包、研发、设计、创意、工艺、物流……
  2、金融服务业主要涉及:担保、融资、租赁、证券市场、债券、基金、保险、专业服务等要素的综合运营。
  3、信息服务业主要涉及:金融信息服务业、航运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动漫、数字出版、软件、网游和网络视听等八大领域。
  4、生产资料市场主要涉及:期货、现货的生产资料市场、技术要素、产权等相关市场。
  5、人力资源和职业教育: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是以智力服务为特征的劳动方式,伴随着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完善和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质量。
  6、功能区载体建设: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新的业态,他的物理形态不是以厂房和机器作为工作手段,而是以知识和信息技术为工作手段,一般以商务楼宇作为主要工作场所。是以园区集约、集聚、规范、高效地利用、占用和使用土地的方式支撑项目的发展。
  从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出发,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
  制造业服务业的重点领域:
  1、研发设计:围绕市场需求、高新技术和知识产权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款式、新材料。
  2、总集成总承包:是制造业服务业的主要内容,是现阶段服务业带动制造业的工作重点,在服务业带动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一是要不断提高服务业收入的比重,二是要由产品带动服务业发展向服务业带动产品发展转变,三是在咨询、设计制造、售后服务过程中,从后端逐步向前端发展转移,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能量。
  3、物流服务:抓紧制定制造业物流和口岸物流的发展规划,推进制造业物流和口岸物流的链接和互动发展,提升专业物流基地为产业基地配套服务功能。
  金融服务业的重点领域:
  基金、融资租赁、金融租赁、担保,特别要发展证券市场和融资租赁的专业服务。
  信息服务业的重点领域:
  金融信息服务、航运信息服务、电子商务、软件。
  生产资料市场的重点领域:
  钢铁交易、石油交易、化工品交易、有色金属交易、二手车交易服务。
  人力资源和职业教育的重点领域:
  特别要抓好信息业与现有产业融合性的复合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
  功能区载体建设的重点领域:
  要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在产业定位上能够重点体现上海发展战略、区位优势、历史沿革和发展需要的功能区建设,通过规划布局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集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加快推进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好地建设“两个中心”的重要内容;是上海的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具体抓手;是上海发挥特大型国际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辐射能力的的重要举措,必将是上海经济新一轮高速发展的新引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