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企应参与投资经营管理码头

2009-6-1 9:5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东方海外(国际)航运有限公司主席董建成,日前在理工大学主办的一个海运论坛上,首次公开表明航商对货柜码头经营模式的新思维。他认为,船公司参与码头投资,经营管理应以正面角度,积极态度来理解这种在其它国家惯常的做法,可以为一个地方的港口码头注入新的元素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活力,而不是以传统的经营模式,苦苦死守来「等货上门」。 
董建成演讲的题目,是「后金融海啸:航运运输与国际贸易前进之路」。整篇内容由三部分组成,重点是介绍设立新港口经营模式。他说:「为了跟上不断向内地内陆地区转移的制造业,香港和其邻近地区港口相比较,比以往任何时间更需要保持竞争力,我们必须拥护发展的观念以保持在领先的地位。特区政府应检讨对码头与物流需求的土地政策,跨境货车运输和虚拟边境办理海关清关手续等,事实上,我们面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具有竞争优势始能生存。」 
论竞争优势必要性 
他指出,需要建立香港的竞争优势,一个领域是税,像内地一样,香港与其它国家进行双边贸易,应深入研究许多贸易与税收的协定。如果不这样做,香港作为华南地区的一个门户,将面临在该地区、新加坡港口的激烈竞争。 
他将话锋转至港口与航运之间的关系上。他表示,港口竞争对整体航运业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内地巨大的贸易增长不会发生在港口处理能力上,而是来自内地工厂制成品装箱的货源上。在这个领域中,中国内地早已进入一个新的层面,地方与中央政府有兴趣在港口建设与发展上,与船公司建立伙伴合作关系。 
即使在今天的艰难经营环境下,港口仍然在盈利,但在严酷的竞争,高固定成本开支之下,港口须找出它们如何才能继续提供竞争优势及向客户提供可持续的服务。他说:「我们应该把新的想法和其它的商业模式注入港口业务,或许更多地强调公共∕私营的伙伴关系。」 
公共私营伙伴关系 
他进一步阐述公与私之间的分工合作,认为港口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应提供资金建造必要的基础设施,并以租赁方式直接租给私营的船公司,这样做对船公司是一种激励,想方设法揽取更多的货物或寻求更多的货源,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码头的设施和提高效率,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利润。他强调,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以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港口的竞争力。 
谈到航运业的本行,董建成表示,航运业是一种资本高度密集,善用时限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需求的行业,运作全球化。由于独特的经营性质,面对的挑战不言而喻,而它面对的业务,很重视自由贸易的开放程度和经营限制愈少愈好的原则,订购新船与船舶交付的时间间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周期要三至四年,供与求之间的时间不匹配有时不可避免。 
董建成表示,在顺境的时候问题不大,但遇上周期下跌时,问题可能是毁灭性的,船公司须在短期内尽最大可能调整能力,在班轮运输业,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供求不平衡。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表示没有确实预先知道的本领,但有一个愿望的清单。虽然一些国家正采取严厉措施,禁止所有船公司之间进行沟通,但他认为,在一个平台上将该行业的问题,公开和透明化是至关重要的。他所指的是欧盟实施反垄断法,远东船公会被取消后,造成市场的混乱。 
美国改变消费模式 
在最后一部分关于美国市场的看法上。董建成表示美国消费者正在改变他们的消费模式,对国际班轮运输具有重大影响。即使它涉及一个重大的结构性变化,船公司必须树立新的战略思维和找到新的方法来做生意。 
他特别提到第三方物流领域,能否为航商找到灵感,将所有费用转嫁到客户身上,班轮运输参与上游与下游的活动,涉及码头、并装整合、拖运,航商应仔细研究第三方物流的定价模式,是否从中可以学习。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