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投给高效率的企业黄金

2009-5-9 12:2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叶檀博客地址:http://yetanyetan.blog.sohu.com
    在经济紧缩期,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对于政府来说,惟一要做的事,是给高效率的企业以货币和黄金,使企业界与消费者的信心更快恢复。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情况是,按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福重先生的说法,给民企信心,给国企货币和黄金。
“去库存化”易去 “产能化”难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近日撰文称,尽管由 “去库存化”引发工业生产增速大幅下滑阶段基本结束,但从中国目前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身的结构性矛盾看,短期内形成稳定回升、快速回升的可能性不大。因为 “去库存化”只是经济调整的初期,从第二季度开始,我国 “去产能化”过程就将展开。去库存化易,去产能化难。只要政府继续投资、继续收储,就能把国有大型企业库存消化掉;去 “产能化”难,那意味着原有的大型重化工业项目必须经过重新检验,必须有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在国企民企争食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是理所当然的融资困难。虽然银监会去年就要求所有银行都要在总部成立中小企业专营部门,跟大型客户业务部、个人金融理财业务部平等,建立独立管理、独立核算、独立撇账、独立激励的机制,虽然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先生甚至具体到指导银行看中小企业 “三品”(人品、产品、抵押品)、 “三表”(电表、水表、报关表)的程度,由于逆向激励机制横行,中小企业贷款难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一些大型企业得到资金、有扩张产能的能力,造成产能进一步过剩,恶化了整体环境。
    以钢铁行业为例。据统计,目前我国钢铁产能预计有6.6亿吨,如果加上防城港和湛江港等在建的大型钢铁项目,最终产能会超过7亿吨。以目前产能6.6亿吨,正常有效发挥85%计算,则每年将生产粗钢5.65亿吨。而2008年中国粗钢实际产量为5亿吨,直接和间接出口约1亿吨,实际国内有效需求只有4亿吨。因此,即使以正常产能发挥5.65亿吨、实际产量5亿吨计算,产能过剩12%。如果未来产能到达7亿吨,钢铁产能过剩将达到17%左右。
    更要命的是,我国建设大型钢厂,原本是为了生产高等级钢材,现在却是粗钢产能过高,出口量过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曾表示,目前我国汽车用钢中的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车钢材基本可以实现自给,但是中高档轿车钢板无法由国内满足供应。根据有关数据,中高档轿车用钢板目前国内产品仅有70%左右,剩余三分之一仍需进口。
货币、黄金到底应该给谁?
    给货币、给黄金之路没有尽头,钱袋子打开了很难收得回去。
    4月22日,另一则由 《上海证券报》提供的消息: “为防范大型骨干企业资金断裂,有关方面已决定在必要时可采取银贷财政贴息支持。”权威人士表示,国家将对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的企业给予项目核准、土地、信贷、税收、企业债券发行等方面的支持。居然又恢复到银行贷款、政府贴息的老路上去。这一权威人士的说法未经证实,但与最近并购贷款、资本金贷款等项目非常相符。
    今年一季度,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吸纳了大量的信贷资金。一位官员表示,此类贷款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接近70%。这些项目长贷长投,资本金欠缺,给个项目就投钱,地方政府或者项目平台公司普遍存在资本金 “不到位”和 “不能及时到位”的现象。业内人士指出,无本取贷致使一些项目或企业杠杆率接近或达到100%。
    中国经济要消化过剩产能,要提高市场效率,但得到了黄金和货币的大型企业却在四处扩张。给国企黄金的结果是市场失去信心,给高效率企业黄金的结果是所有企业、投资者都能获得信心。何去何从,一目了然。
    作者简介: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从2000年左右走出书斋,到报社撰写经济类评论,迄今为止已在《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时报》、 《上海证券报》等报纸杂志发表大量文章。现为《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评论版主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