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求发展——访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荆明

2009-5-9 12:1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刘泽强
    踏着北京初春的第一场细雨,记者来到了具有50多年历史的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以下简称北自所),在一排排大树的掩映下,北自所红色的老式建筑越发显得庄重。记者到达时,一位身材精瘦但很干练的中年人正站在那里,他就是记者今天的采访对象——北自所高级工程师荆明。
创新理念
    “‘创新’已经提了十几年了,但是我觉得 ‘创新’不应当只是技术的创新,还应该延伸到管理创新以及观念的创新。”荆明说, “特别是对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的我国物流装备领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该领域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只有运用创新手段,才能使物流装备业尽早摆脱危机的影响。”
    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物流装备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我国物流装备领域一些知名企业的制胜法宝。北自所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地为我国物流装备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荆明介绍说: “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北自所作为我国较有实力的科研单位,技术研发的底子比较厚,这给我们搞技术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北自所自动控制与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优势最强的就是自动控制技术。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北自所在怎样利用自动控制技术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上取得了巨大突破,能够保证整个系统在非常恶劣的工作环境下 (比如高温、低温、高湿以及沙尘等)依然能正常运转。”荆明说。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意识到一个企业能够发展壮大,靠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优势,管理的创新、观念的更新对企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荆明认为, “目前国内企业大都面临着管理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存在着为了管理而管理、为了管人而管人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结果导致企业管理层次不明,工作效能无法充分发挥。国内企业的管理注重人性化,而国外的管理注重量化。对此,我们就应该对管理进行创新,把人性化和量化两个方面结合好,让企业真正走上快速、高效发展的轨道。”
    “另外,物流系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作为设备提供者,首先要充分分析客户的物流模式,根据客户的要求,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系统解决方案,真正为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这就是观念的创新。”荆明告诉记者。
    他还向记者举了一个实例。北自所受一家企业的邀请去推广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详细了解企业的现状和物流模式,发现这家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现代物流管理模式相去深远。了解情况后,北自所只是给这家企业的物流路线进行了合理化调整,并没有上设备,而整个企业的效率就因此提高了近30%。
    “而这就是创新管理观念带来的好处。”荆明强调说。
三方联手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以来,包括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在内的整个物流行业都在期盼着国家出台相关细则以及更多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
    “过去,一提到国家给政策就是要‘经费’,但这不是根本性的措施,这是在‘养’企业,而不是在‘培养’企业。”荆明说,“国家应当给企业一些扶持政策,比如税收上的优惠等。”
    “但真正把我国物流装备制造业搞上去,需要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既要协同 ‘作战’,又要各司其职。”荆明说。
    物流技术是综合性的应用技术,是为了解决实际的物流问题而产生和发展的,物流技术也伴随着当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如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机电技术、机械技术等等,可以说物流技术是建立在其他工业基础学科之上的。而目前我国基础工业的很多领域仍然落后于先进国家,这大大制约了我国物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因此,荆明表示,国家应当加快基础工业的发展,为物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困扰物流装备企业的一个问题就是与国际交流的机会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了解世界最先进物流技术的发展动态。对此,荆明也表示,希望相关行业组织能牵头,使国内企业能有更多机会同国外企业进行交流,开拓视野,及时了解国外物流新技术的发展动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