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中国RFID发展的大旗

2009-5-9 12:1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刘泽强
    牛,是一种任劳任怨且倔强的动物。中国RFID产业联盟秘书长欧阳宇就是属牛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像一头倔强的牛,只要认准了一件事情,就一定会坚持到底。”正因为欧阳宇的这股“牛劲”,中国的RFID产业才多了一位摇旗呐喊的 “旗手”,中国RFID产业这辆高新技术快车才多了一股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结缘RFID
    2003年的非典,让很多人都知道了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殊不知,欧阳宇也是在这个非常时期接触到了RFID这项全新的技术,而且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会把自己的后半生都交付给这项全新的事业。
    当时,欧阳宇是一家国际知名电子商务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事业顺风顺水。而突如其来的非典让公司全体放假,欧阳宇也只好回家 “待业”。此时,他从国外的朋友处得到一个信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研发出了一项新技术AUTO-ID(RFID的前身)。这引起了欧阳宇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开始搜集关于这项技术的各种信息和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欧阳宇凭着自己敏锐的市场嗅觉预感到这将是一项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新技术,发展空间极其巨大。
    2004年春天,欧阳宇通过其公司的国际背景组织策划了一系列RFID在中国的推广活动,邀请了世界一流的RFID公司到中国推广RFID理念。这一年,欧阳宇还策划发起成立了RFID中国论坛,通过网络来推广RFID技术。
    随着RFID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整个行业也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国内要发展RFID产业,需要一个组织进行统一协调,组织大家进行研究探讨,引领行业的发展。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国家金卡办、国家发改委、信产部和科技部等部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2005年11月,中国RFID产业联盟揭牌成立。该联盟的成立,也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相关部委领导还参加了联盟揭牌仪式。
    但当时,联盟还是欧阳宇所在公司牵头成立的,由于联盟的运作资金都来源于这家公司,所以双方在初期还保持了一种 “脐带”关系。为了能放开手脚,更好地发展RFID产业,在金卡办张琪主任的鼓励和支持下,2006年6月,欧阳宇毅然辞去了这家公司副总裁的职务,将产业联盟正式从该公司剥离出来。
    “当时我还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外企的收入还是相当高的,而联盟任职的收入与先前的收入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考虑到RFID产业在中国发展的前景,我最终还是做了这个决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欧阳宇感慨地说, “为了中国RFID产业的发展,我义无反顾。”
    欧阳宇正式就任产业联盟的秘书长一职,这也开启了他事业的新篇章。
遭遇瓶颈
    回顾RFID在国内的发展,欧阳宇说,从1993~2008年国家推广金卡工程的这15年历史中,金卡工程带动了RFID产业的发展。我国已经在高频应用领域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读写机具设计、制造到应用的成熟的产业链。
    “但在国际上重点发展的超高频领域,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才刚刚起步。”欧阳宇说。
    欧阳宇认为,目前,我国RFID产业在超高频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五大瓶颈。
    一是企业技术研发水平薄弱。由于进入RFID领域的企业都是中小型的企业,本身资金实力就比较薄弱,再加上要维持企业的运营,无法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这大大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是标签成本过高,限制了RFID应用范围的扩大。目前国内制作一个标签的成本大约在2元钱左右,高额成本决定了这项技术目前只能应用在相对附加值较高的商品上,比如汽车、门票等,而在低价值商品上则无法推广,这大大限制了RFID应用范围的推广。
    三是推广困难重重。企业使用RFID标签无形中就要增加成本,一般的企业不会主动去用RFID标签。另外,目前国内了解RFID理念的人还比较少,也造成在实际推广中存在着很大困难。
    四是缺乏国家标准。目前在高频领域我国仍沿用国际标准,但在关键的超高频领域,目前由EPCglobal组织实际控制着,我国如果照搬这个标准,未来将要支付大量的专利费用,这将会大大增加国内企业的成本。因此,制定中国自己的RFID标准迫在眉睫。
    “但是,制定标准一定要建立在产业和技术基础之上,而目前我国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还很薄弱,无法同国际水平相比。因此,在标准的制定上还要做大量的工作。”欧阳宇说道。
    五是行业人才匮乏。国外凭借其几十年的发展,在RFID领域积累了大量人才。而我国RFID的发展才只有短短几年时间,技术创新人才相当匮乏,需要国家和企业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我国RFID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抓住机遇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RFID产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很多RFID企业的经营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欧阳宇认为这也给中国RFID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提高技术水平的捷径,就是通过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购买、参股国外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增强我国RFID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欧阳宇说, “但是,这需要国家来牵头做这件事情,因为只有国家才有这个资金实力。”
    欧阳宇的这种考虑是很有战略眼光的。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很多公司的经营受到了很大影响,这其中不乏一些掌握着非常先进的RFID技术的公司,如果选择这个时机进行 “抄底”,显然对增强我国RFID的技术实力是有帮助的。
    同时,欧阳宇还建议,有关企业也可以借机引进国外的技术人才,以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
    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欧阳宇对于他所从事的RFID事业却如15岁少年一样充满好奇: “我非常看好中国RFID这个朝阳产业,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对我永远充满着新鲜感。”而对于未来,欧阳宇也有自己的计划, “退休前的这十年,我会一直专注RFID这件事情,也希望在我退休的时候能看到RFID技术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