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布2009年春季外贸形势报告,中国出口还要继续“扛压”

2009-5-8 23:1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记者裴玥报道 商务部最新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9年春季)》分析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和蔓延,世界经济短期内明显复苏的可能性不大,外部需求低迷状况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
  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继续大幅下降24.9%,但在3月份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3月当月出口增幅下降17.1%,比1、2月份分别缩小0.4和4.6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3.1%,比前两个月累计缩小8.5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服装等产品出口由降转升,机电产品出口下降较多;一般贸易出口好于总体,加工贸易进出口跌势趋缓;民营企业出口下降平缓,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占比下降;对欧美日出口有所改善,对新兴市场出口则分化明显。
  报告指出,由于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宏观政策协调、联手应对危机的力度加大,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恶化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和蔓延,世界经济短期内明显复苏的可能性不大,美欧日经济很可能在底部震荡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
  一是,外部需求严重萎缩。美欧日经济仍面临很大困难,各国刺激经济措施真正见效尚需时日。受发达国家衰退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进出口下滑,贸易收入下降,外来投资减少,经济面临的困难还在加剧。世界贸易组织(WTO)3月份预测,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出现二战以来最大降幅。加上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下降,贸易额降幅可能更大。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订单减少,出口价格下降压力还在继续增加。
  二是,国际贸易融资困难。全球流动性紧缺尚未有效缓解,金融机构纷纷收缩信贷规模,各国贸易融资条件普遍恶化,国外进口商和经销商资金压力加大,纷纷采取减库存、压订单等方式规避风险。据出口普遍企业反映,国外进口商订单短期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进口商贸易融资困难,出口企业收款延长,收汇风险上升。加上国内银行为防范风险对出口企业慎贷、惜贷现象普遍,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有效缓解。
  三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世界银行统计,自2008年11月15日20国集团领导人华盛顿金融峰会以来,20国中有17国实施了47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据3月份WTO审核成员国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报告,过去几个月各国贸易限制措施显著增多,主要是提高关税、设置非关税壁垒、滥用反倾销措施等,中国是主要受害者。一季度,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25起,其中反倾销18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3起,特殊保障措施3起。目前,世界各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许多国家可能进一步寄希望于贸易保护转嫁国内就业矛盾。
  报告建议,企业要苦练内功,加大营销力度,推进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增强综合竞争力,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应对各种贸易摩擦,切实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