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第三期内外贸对接会:东边“日出”中西“雨”

2009-5-7 23:0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5月6日上午10点,由商务部主办,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商务部外贸中心、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承办的第105届广交会第三期中国出口商品暨港资企业产品内销对接洽谈会在广州市琶洲新馆B区B层8号会议室举行。
  131家国内各地区的采购商陆续就座,其中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采购商数量最多,分别为35和28家,共占此次参会采购商总数的将近一半。
  与会的生产商和采购商普遍表示,第105届广交会与往届不同的特点是首次牵线组织内外贸对接会,不仅为外贸企业开辟内销之路提供了渠道参考,而且为采购商直接同厂家挂钩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交流场所,为双方共同开拓国内市场构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然而记者注意到,参加此次内外贸企业对接会的生产商普遍青睐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采购商,对中西部地区的采购商则问津很少。
  东暖10点之后,陆续进场寻求渠道的参展商有的抱着自己的样品向国内采购商展示介绍,有的在仔细查阅采购商基本信息表。在两个多小时的对接会上,很多中西部地区的采购商在空空的座位前聊天,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成了采购商之间的洽谈会”,而华东华南地区的采购商座位前则宾客如云,不时有前来咨询和展示自己产品的参展商。
  来自山东的一家家纺企业的参展商抱着几件样品在采购商之间徘徊。她告诉记者,她们的家纺产品一直出口欧洲,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订单和成交额有所下滑,再加上欧洲对中国家纺产品出口设限越来越紧密,于是开始考虑内销。但她说,在会场只考虑了三家采购商,北京的两家和大连的一家。
  “考虑北京和大连有两个因素。”这位负责人说,“首先要考虑交通货运的因素。我们公司在山东,那肯定要就近销售,便利的交通能节省不少成本。另外,北京和大连都属于发达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比较高,出口转内销的产品即使价格有所提高,也在他们的承受能力之内。”至于为什么只选择三家,这位负责人说,不能在一个城市选择太多渠道商,否则不同的渠道商同时出售自己的商品,展开竞争就会压价。
  对于选择在中西部地区销售,这位负责人则表示觉得太远,交通没有东部以及华北地区的大中城市便利,会增加成本,对欠发达城市和地区的消费能力也有所怀疑,因此没过去洽谈。
  全国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上海百联集团招商采购总部自营采购部经理周屹蓝对记者说,不到两个小时内,仅她负责的展位就有11家供货商伸出橄榄枝,她的同事接待了10位参展商。“仅我们负责的百货和购物中心这一领域,不到两个小时内就有21家供货商前来咨询。”周屹蓝说。
  广州市广百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也是宾客骆绎不绝。广百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很多供货商过来表示其合作意愿,我这里筛选了一下,符合我们条件的有10家,分别来自广东、宁波、上海等。我们想采购一些服装、体育用品,还有一些家用电器。”
  谈到广百的吸引力,广百的负责人说:“我们感到今天的供货商都很热情,有强烈的与内地渠道商合作的意愿。吸引供货商的最大优势就是企业规模,对供货商来说他们主要看网点分布。广百是上市公司,资产达32亿,在整个南方市场有8000多家店面,在南方市场很有优势。此外,南方市场的消费能力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但百姓也是舍得消费的,这也是吸引生产商的一个优势。”
  来自北京的物美大世界从对接会开始就高朋满座,供货商一个接一个地来咨询和洽谈。直到中午12点20分,会场人员已经所剩无几,物美大世界的负责人仍然在和供货商商议洽谈。
  中西冷处在会场周围的中西部采购商对记者表示,感觉自己成了陪衬。
  中西部地区的一位采购商对记者说,他们知道对接会要召开后非常重视,把有关公司所有的宣传资料和介绍都带到了会场,还特地制作了醒目的宣传牌立在座位周围。
  “我们买了三个展位,出动了10多人的采购团队,但是外贸企业根本不过来。我们自己找上门去又觉得掉价,毕竟我们企业年销售规模十几个亿,怎么说也是省内知名企业。”一位负责人抱怨道。
  这位负责人还说,前两天在广交会期间,他曾经去展位上看外贸商品,结果参展商一听他说中文,立马就说“不内销”,要回了宣传册,感觉很受歧视。“他们只盯着美元。当拿不到美元时,才跑过来找国内渠道。如果外贸企业真想做内销,就好好地过来考察市场,转变思路,不要把内销当作暂时的救命稻草,而要当作长远的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百姓消费潜力还是很大的。”
  河南的一些采购商则干脆不到场,座位空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采购商座位上也早早地没了人。成都红旗连锁有限公司算是中西部采购商中“客流量”较大的,有10多家生产商来和他们洽谈。他们希望采购一些出口转内销的服装、鞋帽等产品。
  “生产商看到我们的网点布局多,规模比较大,就过来洽谈。”成都红旗的负责人对记者说。“西部地区和我们同等规模的连锁公司不超过五家。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采购商铺位前都冷冷清清,有的根本就没人。”
  这位负责人说,感到外贸企业对内地采购商的态度有点“歧视”。“他们没去过中西部,没有对当地市场进行实地考察,怎么能凭空感觉当地百姓没有消费能力?怎么知道他们产品的款式不适合当地百姓?中西部很多大中城市的消费能力很强,只是没有见过他们的产品,见到后只要觉得性价比合适,肯定会喜欢的。”
  对于交通运输的问题,这位负责人则承认“不如沿海以及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便利”,但是强调“中西部是有市场的”,希望政府能在出口转内销的生产商和渠道商对接了解的初期多举办活动,比如在成都举行成都———广州内外贸商品对接会,让外贸企业亲自过来看一看,“为外贸企业真实地了解和考察广袤的中西部大市场创造机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