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业者:两岸整合 厦门争当先锋

2009-5-6 23: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必将给福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原本就是经济特区的厦门,将在这新一轮的发展竞争中,如何抢占先机、发挥优势?台湾的官员、两岸的专家、业者和台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厦门在海西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仍可争当先锋,起带头作用。 
  海基会前秘书长焦仁和:厦门要当好“漏斗口”
  台湾海基会前秘书长焦仁和近年来转身投入两岸海运事业,对海西尤其是厦门的发展相当关注,也有一些具体的建议。
  焦仁和认为,两岸“三通”特别是海运直航是海西经济区发展的关键。他很认同这样一种思路,就是海西要通过做强沿海港口,设立内陆“无水港”,发展海铁联运或多式联运等,将台湾—福建—内陆的运输渠道,建设成为低运输成本的便捷通道。
  他分析说,福建有丰富的优良深水港湾资源,有接近250公里的深水岸线,其中可建设20万吨至50万吨级超大型深水码头的岸线就长达47公里。但由于以前需求有限、投入不足,这些资源一直未获得合理利用,在接下来的海西建设中,这些潜力必然会一一被挖掘出来。
  “我觉得在海西的发展中,厦门可以充当‘漏斗口’的角色。”焦仁和说,厦门一直是大陆对台交流的窗口,未来的经济融合中也可以延伸为 “漏斗口”,将自身打造为两岸运输物流的双向枢纽。要想与其他经济区竞争,三沙湾、福州港、江阴港、湄洲湾、泉州港、东山湾等港口未来必然会被整合成海西港口群,而厦门要做的就是利用自身优势成为这个港口群的龙头港,成为两岸物流的干线港。
  “要做到这点,厦门可以尝试打造两岸海运的‘绿色通道’。”焦仁和建议说,现代物流要求48小时内将货物送到世界各地,目前闽台海运直航只需4到8小时,但现有通关流程过于繁杂,经常要在港口耽误24小时以上,国际竞争力白白丧失掉。海西既然获得先行先试的权利,厦门完全可以先行尝试,比照现有空运方式打造快捷高效的海运“绿色通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