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千方百计保交船

2009-5-5 14:1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一季度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由于国际航运市场低迷,新船成交基本停滞,重点监测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仅有44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下降95.6%。据国际造船业权威咨询机构克拉克松最近公布的资料,从去年8月以后,全球船舶手持订单连续8个月呈下降趋势,今年3月全球新船成交量仅为69.3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5.16%。由于造船业行情比航运滞后的特点,造船业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将在2009年全面释放出来。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海运需求萎缩,运力严重过剩,船价暴跌,船东的融资能力和相应支付船款的能力受到极大影响。随着国际航运市场进入谷底,造船市场也延续下行态势。
  由于造船业的滞后性,不少造船企业一季度的数据仍泛微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一季度完成经济总量同比增长19.8%,增加值同比增长3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11%,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8.6%,实现了集团公司首季开门红。据了解,中船重工从2001年开始,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超过20%,但考虑经济危机已经蔓延近一年,现在公司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实在不易。目前船舶市场回落,造船需求下降,造船企业面临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形势。
  撤单成为企业最大压力
  撤单现象已经开始出现。2009年1至2月份,全国累计取消船舶订单13艘、66.4万载重吨。这些被取消的订单,大多为远期交付的订单。据业内人士保守推算,2009年国内造船业已签合同的应交船为5658万载重吨,但受金融危机影响,造船业手持订单的实际交付率在70%左右。
  据船厂反映,除了撤单之外,已有许多船东要求延期交船,特别是一些世界级大船东。有的船东对尚未建造的船舶提出了改型要求(如散货船改为油船)。由于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也有些船东要求下调合同价格。船东普遍对船舶建造质量要求明显提高,甚至提出一些苛刻要求。在4月7日至8日举行的“2009中国船舶工业应对金融危机高峰论坛”上,中国船协会长张广钦说,金融和法律问题,已成为当下船舶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
  中国船协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新船交付和订单取消、延迟交付以及旧船拆解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但全球运力增长率仍保持在6.6%左右,运力过剩仍将继续,依靠造船需求扩张帮企业渡过难关,已经无望。千方百计保交船,兑现之前签约的旧合同,实现资金回笼,成为当前船企的第一要务。
  盼振兴规划细则尽快出台
  抗击船东违约的重要风险屏障,是适当的预付款比例。当尾款的数额达到新造一艘船的价格时,船东违约风险较大。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中小企业为争取客源,只收取20%甚至更低的预付款,目前面临的撤单也相对较多;行业龙头企业一般收取比例较高的预付款,现在撤单也相对较少。
  中船重工集团副总经理钱建平对记者说,当前,全球船舶业萧条,船东和船企都面临严重困难,因此,造船企业与船东应进一步携手渡过难关。上下游行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才更有希望顺利走出危机。
  面对日渐严峻的船舶业形势,国内船企翘首期盼《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尽快出台。此前,国务院原则通过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到,将通过金融支持的方式,帮助国内船厂完成“保交船、保订单和实现产业升级”的任务。业内普遍认为,金融机构的支持有利于缓解造船企业“融资难”的困境。钱建平表示,国家如果出台有力的振兴规划细则,企业定能安然度过此次危机,在下一轮造船业景气周期来临之际,中国必然将产生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造船企业。 记者 鲍 丹 《 人民日报 》( 2009年5月4日   15 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