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佐木造船被撤11艘船的反思

2009-5-5 13:5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Eitzen集团釜底抽薪式的大批量撤单对佐佐木造船而言无异于“绝杀”,手持的12艘船订单几乎变成了光杆儿,佐佐木“一夜回到解放前”。除非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后续订单,否则佐佐木很快就会成为继金指重工后下一个“壮烈”的日本船企。尽管佐佐木还在嘴硬,但众所周知,在当前市场严重不景气的情况下,获得后续订单的可能性比保住现有订单还要难。如果说金指重工是“饿死”在金融危机下银行的“吝啬”上,没有选择,那么,佐佐木则完全是“折”在自身。 
    作为一家有多年造船历史的老船厂,佐佐木最近10年造了60多艘船,尤其在LPG船建造上颇有一番建树。可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相当丰富经验和技术水平的船企,都没能在船市寒冬里“暖”回船东的心。其实,船东之所以对佐佐木有恃无恐,是“柿子专拣软的捏”铁律主导下的必然选择。在当前航运业惨淡运营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撤单自然成为船东降低风险的最佳选择。11艘船,只支付了750万美元的预付款,对船东来说,“不撤这个,撤哪个?”相比之下,韩国与中国大型造船企业的订单不那么好“打发”,原因在于前几年船市火爆时签订的订单首付款比例相当高,有的甚至高达80%。高昂的首付款如同“紧箍咒”,紧紧“拿”住了船东,即使市场风向转变,船东惜钱,也只能选择“陪着”船厂共渡难关。若非如此,目前全球的撤单局面会更加不堪设想。而据了解,佐佐木被撤的订单签订于2007年,一向以稳健著称的日本船厂,在市场如此火爆的时候以如此低的首付款接单,着实令人不可思议。
    如果说佐佐木在订单签订之初已经失算,那么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其在应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作为”就更令人费解,对船东的资质和信用缺乏认识以及后期沟通的失误没能为佐佐木留下退路。船厂接单后并不能一劳永逸,需要继续加强与船东的联系,尤其当前市场已由卖方转向买方,更要死盯船东。对佐佐木来说,需要盯紧的只有一家,而且该船东一直在不断“找茬”,佐佐木始终没能洞悉此举背后的真正意图,订单没保住也就在所难免。与此同时,佐佐木将自己的产品结构设置的过于单一,其主打船型小型LPG船、化学品船,在当前危机肆虐之下,都是市场最不景气的船型,市场严重供过于求。没有其他产品兜底,佐佐木的生存空间愈来愈小,最终深陷“泥潭”。(徐锦玲)
通过佐佐木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撤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致命的大规模撤单时,船厂却只有“挨宰”的份儿。在当前船市极其脆弱的形势下,撤单也许会成为更多船企将要面临的难题,日本船企的前车之鉴,值得中国船企警醒,我国大型骨干船企由于在签单时环节清晰,程序严密,操作成熟,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极端情况,但新兴中小船企却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因此,船厂当前应该利用市场“无单”的空闲,认真盘点手持订单,检查合同是否存在漏洞,及时与船东进行协商;要深入研究船东的资质和信用,密切关注手持订单中“大船东”的动向与变化,以变应变,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同时,更要掌握船东造船的深层动机,提前摸清船东的资金流。如果船东提出撤单要求,船企要弄清楚撤单的原因和船东的困难,想办法帮他们解决问题,如果船东资金短缺,船企还可通过为其提供卖方信货施以援手,不给船东“制造”撤单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船企要想办法将双方的共同利益尽量扩大化和长期化,使其考虑“撤单后果”。面对恶意撤单,船企还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如此,保订单才有希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