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合作瞄准四大全球性中心

2009-5-29 12:1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深港合作一直是两地政经界以及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从某种角度看,时至今日,深港已成命运共同体。 
  在昨天出台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方案”)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表述:“在粤港澳合作的框架下,进一步巩固合作基础,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完善合作机制。通过全面推进深港紧密合作、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功能,优化生产力布局,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在粤港澳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为粤港澳成为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香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其中,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这四大全球性中心的提法均具相当新意。
  和此前相关媒体的报道有出入的是,“深港共建全球性金融中心提法”未在《方案》明确提出,但通读《方案》以及在昨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深港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亦是渐行渐深,深圳将从九个方面着手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创新中心
    深港是“码头”连通内地与国际
  在《方案》中,自主创新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除专门以“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题加以阐述之外,深港共建全球性的“创新中心”与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一道,成为深港紧密合作的“启明星”。
  确实,对于深圳来说,自主创新的成效非常突出———2008年,深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148.17亿元,占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比重59.1%。
  “如果将香港的知识创新体系与深圳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深港将可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圳大学教授魏达志认为,深圳虽然没有庞大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集群,但有中国强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香港在财力、人力及体制上较内地有优势,但只有联合深圳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才能形成未来城市的创新高地并巩固和赢得自己未来的竞争优势和地位。
  
  单靠香港或单靠深圳都不行
  
  “中国做创新中心的可能性在于,中国内地的人才加上香港的创新氛围和智力———单一靠香港的创新制度环境不可能做得出来创新中心,单独靠内地的人才也做不出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助理、深圳市发展经济研究会理事长曲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今天谈深港合作,一定不是地理概念上的深圳人与香港人合作,其涵义是内地人通过深圳、国际上的人通过香港建立起的合作,绝不是两个城市间几千万人的合作。
  “就像一条河的两岸各有一个码头,这头是大陆所有的人,那头是国际社会所有的人,绝对不是只让两个码头边上的人来用。”曲建说,深港只是一个平台,全广东及国内其他省份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国际社会更好地交往,“绝不是深圳1000多万人玩花样。”
  
  共建创新中心深港“比翼双飞”
  
  深圳大学国世平教授赞同“码头”的比喻。他告诉记者,深港共建全球性的创新中心,用“比翼双飞”比“互补”更为恰当,香港的品牌创新虽然厉害,但没有自己的产品,而深圳在尖端方面的创新虽然达不到香港的水平,但能够迅速转化为产品。他说,如果深圳香港能够在创新方面融为一体,自然一气呵成,对内地人才、国际相关方面等的吸引力极大。
  “目前香港是一个创新中心,产业化其实在深圳。产业化是得实惠的东西,将来深圳成为创新中心,东莞、惠州则更适合搞产业化。”曲建说,从创新环境上来讲,深圳毫无疑问是比较好的,特别是二板市场一起来,为风投资金的退出创造了通道。
  [案例]
  “希望引进创新激励机制”
  康佳集团彩电技术开发中心总体技术设计所所长陶显芳是一位爱写博客的资深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位在深圳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的“老深圳人”。
  上周六,他在南方网上看到深港获批全球性金融中心、创新中心等五大中心的消息后,在博客上以《“创新中心”还需要批准的吗 ———兼论深圳的过去与未来》为题,写了篇3000余字的长文。在文章的开头,他反问:不经过批准就不能创新或永远成不了创新中心了吗?
  昨日上午,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日本早稻田模式的欣赏———早稻田大学选取社会上的发明专利,向政府申请经费,实施后转让给企业。
  “日本的发明中80%以上都可以转化为产品,而中国目前的发明转化80%到90%是‘作废’的。”陶显芳表示,一项发明要转化成商品,需要7至15年的时间,一些不考虑长远发展的企业通常没有激情靠自己的力量创新。
  他告诉记者,从企业本身来看,像华为、富士康等大型出口企业,由于面向国际市场,创新是生存的重要前提,动力足,效果好。对一些内向型大企业而言,虽然研发人才相对充足、资金也相对充裕,但由于没有激励机制或者搞“形象工程”,其中不乏一些未经统筹甚至重复的研究,所以很难有实际的成果。一些小企业,则没有能力实施重大发明。此外,有的企业现有技术相差太远,即使研发也始终追赶不上别人的技术。
  陶显芳表示,如果深港在创新方面可以携手共进,如果政府能够出资扶持研发,或帮助现有的创新技术转化后给企业使用,引进一些创新方面的激励机制,会对企业的创新工作产生推动作用。
  本报记者马芳
■物流中心
    深港联动担当物流领袖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深圳在内的珠三角地区逐步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并形成了强大的外向型经济圈。
  同时,深圳毗邻港澳,也是国内唯一通过陆路与香港地区接壤的城市,正是完善的制造业加工体系与区位优势,为深圳发展物流产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也为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实现《方案》中提出的推动两地联动形成全球性物流中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香港拥有优越的自由港优势,以物流为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具备庞大的服务业基础,包括运输、供应链管理以至法制服务,支持现代化物流的发展。政府也为此提供了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以及透明、高效的清关程序。
  而深圳是国际货物进出华南地区最便捷的海陆节点。深圳码头的运营商主要来自香港,深港码头有相似的软硬件设施、经营理念、运营模式和效率,这些都为深港合作共建综合性国际物流中心奠定了基础。深圳可在目前已有的华南货物出口中心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成为国际货物进出大陆的节点,连接内陆与国外的货物集散中心。
  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深圳物流业的规模也不断加大,2008年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占同期全市GDP的比例为9.41,而从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轨迹看,物流业的支柱地位逐步增强。
  随着深港机场连接线项目的逐渐清晰,深港机场铁路的建设将使二者合并成为一个超级空港,并奠定在整个区域内的领袖地位。
  [案例]
  邮政合作先行先试
  深圳邮政与香港邮政署早在2008年初便开始了深港物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工作,双方联手推出“邮遍深港”直邮业务,该项业务为深港两地的中小企业拓展两地市场提供全方位的邮政服务。这次合作,使深港两地邮政新业务方面开始进入全面的合作阶段。
  深圳邮政局严建国副局长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深港两地的消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经济发展融合的程度比较高,同时,深港两地之间的人流来往也比较大,深圳的一些企业开拓香港的市场,在开始阶段因为不熟悉香港的市场环境,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就会很困难。由于深圳和香港都开通了商函业务,双方均有丰富的数据库资源,这也就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合作,就把商家拓展各自市场的营销成本降了下来。
  “如果香港邮政署与深圳邮政合作得比较好的话,我们还会进一步发展粤港邮政合作,甚至是香港邮政署和其他省份的全面合作。”香港邮政高级经理陈仁深这样表示。
  随着深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推进,深港两地的物流合作将更为广泛。深港邮政合作,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方案》的实施,类似的合作将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晏磊
■文化创意中心
    深圳为开路先锋香港为实验场
  事实上,深港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已是多年的老话题,从上世纪80年代末,香港人黄江在大芬村创办了“前店后厂“的油画加工厂起,深港合作就不断被提起。
  毫无疑问,深港两地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各有优势。对于香港来说,人才和核心技术是最大的财富,而对于深圳来讲,由于多数文化产业最初都靠加工起家,土地、资源、宽松的政策和廉价的制作成本成为最大的优势。
  随着深港两地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深港双方在文化上的合作成效卓著:大芬已经成为扬名海外的油画产业基地;香港九大印刷上市公司的生产基地全部落户深圳;在动漫影视领域,香港的创意和设计越来越多地融入深圳的生产制作;在建筑设计方面,城市建筑双年展首次将会场分设在香港与深圳两地……
  2008年底,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设计之都”称号,创意设计也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最核心的源动力。以创意为契机,深港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衔接点。
  在文博会期间举行的“深港动漫网游合作配对高峰论坛”上,香港立法会议员谭伟豪等认为,深圳企业要想成功进入国际市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经过香港这个最好的试验场。如果香港市场能接受,(产品)就具备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基础。如果香港市场都不认同,勉强塞入国际市场也会被打回来。
  [案例]
  关键看具体政策如何实施
  深圳市绿林风动画有限公司是在绿林美术设计工作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家专门从事高端三维图形图像制作的公司。
  据介绍,绿林风曾为韩国、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等国的客户制作过一批高质量的三维图形图像,包括次时代游戏、主题公园、游戏片头等。近几年,绿林风转向原创产品的开发与制作,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原创作品:《乌龙骑士》、《时间怪道》、《极速小子》等。
  “大家都知道三维动漫成本很高,而且制作周期长,需要很大的耐性,而香港在三维动漫这一块市场比较小,实力比较弱。但是“香港是文化产品检验地”的说法也确实如此。现在我们的产品都与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地区合作,但是由于没有那么多资金,而且很多内地公司对于国际市场的行情不是很了解,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与香港合作”,深圳市绿林风动画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杨丽梅介绍说,我们的产品也是找了香港的代理公司走出去。
  对于《方案》中关于共建深港贸易中心的决定,杨丽梅表示,想法很好,但具体要看怎么实施。“作为企业,我很想知道,比如香港的一些动漫方面的扶持措施像我们这些内地的企业能不能享受 深圳的动漫企业在与香港合作时,如何明确地知道香港相关部门的职能 ”
  本报记者苏妮
■贸易中心
    下一步关键是服务贸易合作
■贸易中心
    下一步关键是服务贸易合作
  根据最新获批的《方案》,深圳联通香港,深港商贸合作也将得到加强,两地将创新商业模式,共同打造具有商业贸易、展示推广、旅游休闲等功能的世界级商贸中心。
  “商贸类上市公司在前两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圈地扩张之后,目前已开始进入利益回收期,该板块在今后仍有相当的空间”……在方案正式出台之前,资本市场上关于这一内容的反应已经屡见不鲜。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正式实施5年来,深圳口岸每年受惠进口货值均保持稳定增长,累计受惠进口香港CEPA项下货物5.87亿美元,关税优惠4.36亿元,分别占内地进口总数的29.37%和35.05%。
  据深圳海关消息,今年第一季度,经深圳口岸进口的香港CEPA项下货物环比出现了增长,表明深港贸易出现回暖迹象。深圳海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金融危机,深圳海关采取措施落实CEPA零关税优惠政策,为香港CEPA货物贸易提供了优质高效的通关服务与良好的贸易环境,畅通港产零关税货物进入内地通道。
  尽管如此,深港两地企业对于真正无障碍通关的渴望仍然十分强烈。有业内专家表示,深圳和香港都拥有丰富的日常消费品资源,特别是服装、鞋帽、皮具、钟表等。香港有税率优惠的国际一二线品牌,而深圳也有自己优质的自主品牌产品,让国内更多具有消费能力的人通过香港购买到国际名牌,再以深圳为窗口将国内更多的优质产品推向国际,这条路线应该走得更为顺畅。
  综合开发研究院特区与区域发展研究部部长曲建则表示,从以往的粤港、深港合作并行到今天明确提出深港一体化的目标,正是回到了实事求是的层面,真正便捷的合作仍然是邻居间的合作。目前深港间的货物贸易基本顺畅,而服务贸易仍有待加强,如何将服务贸易转移过来是一个国际化的难题。为了应对竞争压力,深港都应该尽快摆正思想,尽快打通边境界限,扫清人财物、产供销这六大要素间的障碍,巩固和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他还建议,在现行的体制和机制下,深圳和香港可以通过“试点”共建国际服务贸易型特区的形式,搭建起一条嫁接内地与国际的重要桥梁。
  [案例]
  电子信息产业期待
  深港自由贸易区
  华强北不仅仅是一条街,而且是深圳的一个目的地,是全国最大的电子产品、零部件批发中心。
  华强北不仅仅是深圳的商圈,更是整个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和采购中心,吸引着周边城市包括广州、东莞、珠海、惠州的商家和客人来此采购、消费、休闲。
  2008年,华强北被全国电子商会授予“中国电子交易第一街”,已经运行一年的华强北电子交易指数成为国际采购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华强北去年销售额达370亿元,其中电子类产品销售额逾270亿元,超过北京王府井和上海的南京路,雄居全国著名商业街区榜首。目前华强北日均客流达50万人次。
  深圳市电子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大扬介绍说,华强北电子市场其实已经不仅是深圳的华强北,更是以深圳为中心的内地电子加工业的基地。
  “以往华强北的大型贸易流主要是销往内陆,成为内地电子消费的大型批发市场。而香港与深圳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由香港这个自由贸易港进口一些国内没有的电子类生产资料,以此满足全国电子制造业的材料需求。”
  “由于香港仍然拥有内地城市短时间内不可超越的国际资源,许多国际买家都将公司设在香港,如果在新的规划方案下能够建立一个深港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将为深圳电子信息业的发展创造非常好的国际销售平台与环境”。
  他说,届时深圳强大的制造加工能力与香港的国际贸易优势相结合,将十分有助于增强深圳电子企业的出口能力,使其更靠近国际的前端,带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本报记者杜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