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世界大港的靓丽风采

2009-5-26 23:5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张宏立特约记者杨辉敏
    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青岛附近海域成功举行了首次国际海上阅兵,来自29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14国海军的21艘军舰云集青岛港,共庆人民海军60华诞。这是人民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多国海军检阅活动;同时,也是青岛港在中国沿海港口靠泊外国军舰最多的一次。
    青岛港以最大的决心、最细的措施、最高的礼遇迎接着世界八方宾朋,展示着世界大港的和谐靓丽风采。
    在这场盛况空前的庆祝活动中,青岛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样也赢得了世界最热烈的掌声。在4月20日多国海军活动开幕式上,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握着青岛港集团主席、总裁常德传的手,对青岛港付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四星上将拉夫里德由衷赞叹: “伟大的青岛港太壮观了!服务太热情,太周到了!”
●综合整治 美化环境
    早在2008年10月,青岛港就把海军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提上日程。
    “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涉港庆典活动,是展示中国和人民海军形象的大舞台,这是人民海军的大事,也是中国人民的大事,更是青岛港的大事。”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向全港发出了动员令。
    从这一刻起,展示中国和人民海军的形象成了全港上下的共同行动,“环境优美、万无一失、亲情和谐”成了全港员工的共同目标。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常德传以高度的责任感,亲自挂帅成立专门领导小组,集团从上到下层层作为 “一把手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提升港容港貌规划,开展了完善码头设施、环境整治、堆场改造、道路整修、交通标志更新等整治活动。
    集团各有关部门、单位先后召开各阶段、各层次会议几百次。集团上上下下都拿出了备战奥运会的劲头为海军成立60周年活动做准备,并把这次活动筹备的机遇作为全面抓管理的机遇,形成了长效机制。从美化、绿化、亮化,到现场安全、堆场规划、工作生活设施,再到一草一木的绿化高度、地面铺沥青的厚度等等,都逐一提出要求,当场确定责任人,确保不留一处死角,并查看港区治安整治,确保安全保卫万无一失。
    为了使老港区的环境大变样,青岛港职工以 “货场精品化、货垛艺术化、码头景点化”为标准,协助海军拆除旧库房21间,平整场地2000多平方米,清运建筑垃圾2000多吨,对港联路两侧进行了彻底改造,北海舰队领导多次感谢青岛港集团帮助海军解决了长期以来的难题。
    200多个日日夜夜,青岛港共启动了10大类59项环境整治项目,先后栽种绿化苗木25757棵,鲜花10900株,让海港成了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大花园。
●牢记责任 全力以赴
    “生产上的损失可以用经济数字算出来,但是国家利益上的损失无法用金钱来计算。”常德传说。
    面对党和国家的需要,青岛港始终顾大局、识大体,讲责任、讲奉献,全力以赴。
    4月18日,随着第一艘多国军舰——墨西哥风帆训练舰抵靠魅力的港湾,俄罗斯、美国、印度、韩国等14国的21艘军舰也纷纷靠泊青岛港。接下来的一周内,青岛港1号、2号、6号、7号4座码头22个泊位,全部停止了正常生产作业,用来停靠海军舰艇。
    为了顺利完成这些军舰的靠泊任务,青岛港轮驳公司先后七次派拖轮参与军舰联合靠离演练,保障完成了各项演练任务。为了舰艇能顺利靠泊老港区,青岛港还专门派出16艘大马力拖轮全天 候待命 ,随时拖带进 港舰艇安全靠泊码头。期间,各拖轮的船长、轮机长天天在班,有的船长甚至48小时没下船。
    4月18~20日,青岛港轮驳公司16条大拖轮在军舰靠泊指挥部的指挥下,克服恶劣天气造成的困难,发挥准备充足、应变能力强、船员业务技能好、善打硬战的优势,圆满完成了21艘各国军舰的靠泊任务,以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技能赢得了各方赞誉。
●恪尽职守 确保安全
    多国海军舰艇在港期间,先后举行了多项重大涉外活动。活动期间,29个国家的武官及夫人、海军代表团、14个国家的21艘舰艇官兵、社会各界人士2万多人齐聚青岛港参加各项大型涉外活动,青岛港也成为了国际社会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青岛港港口公安局负责庆典期间的安保工作。为此,他们特别成立安保任务指挥部,设立了17个专门工
    作组,制定了详细的安保方案和
    水陆消防安保预案等,实现了
    空中、地面、海上三维安
    保,实行24小时战时运行
    机制。
    港口公安干警们恪尽
    职守,以万无一失、精
    湛过硬的作风,确保了
    历时7天的多国海军
    涉港活动安全 “零事
    故”、舰艇现场 “零差
    错”、人身安全 “零失
    误”。
    在整个庆典期间,青
    岛港共投入警力上千人,
    圆满完成29个国家海军代
    表团、14个国家的21艘军
    舰、2万多社会各界人士在港
    期间的安全保卫任务。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活动的保安期间,青岛港民警和消防员每天出动警力上千人次,累计加班加点9200余小时,放弃公休855天。有10名民警在岗位上度过了一个特殊意义的生日。
    “青岛港公安局的每名民警都是此次活动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大家都是英雄。”交通运输部公安局局长张玉胜对每名安保卫士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厉兵秣马,指挥体系实现 “无缝对接”。自4月15日,港口公安局按照常德传关于安保工作全力实现 “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全之又全”的要求,全面进入 “一级勤务”最高级别实战运行状态中,公安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分别担任各指挥机构的负责人,全面指挥负责此次活动的涉港安保任务。每天工作达16个小时以上,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安保第一线。各个小组层层落实安保工作,不断加强工作衔接和协调配合,实现了 “无缝对接”,形成了举全警之力抓好安全的良好局面。
    作为指挥中枢的 “军警联合安保指挥组”,下设在 “110”指挥中心,现代化的科技装备,所带来的工作成果也非常显著。道路监控系统、报警系统、信息传送系统、录像视频系统集聚于此,汇合了港口公安局对老港区范围内动态、静态管理的所有信息点。
    “在指挥中心,安装在各重要路口的道路监控系统可以对所有进出车辆进行监控,什么车型、车里坐了什么人、车牌的真伪与否,我们都可以通过监控系统了解地清清楚楚。”指挥中心负责人王红告诉记者。
    三道防线构筑 “安全屏障”。涉港活动启动以来,港口公安局迅速行动,全面启动涉港安保一级加强防控等级,全体民警全力以赴,超常规、满负荷开展高密度、多层面 “拉网式”巡逻,6台巡逻车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巡查,所有备勤警力全部上路巡逻。
    为担负起构筑安全 “限制区域”的重任,坚决把各类不安全隐患控制阻截在码头外围,港口公安局本着“布局合理、警力充足、装备到位、执勤规范、防控有力”的原则,按照“逢车必检、逐人核查”的要求,设置三道防线,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在涉港安保这条长长的战线上,除了港口公安局,还有大港、轮驳等老港区单位的广大职工。这些单位的两级领导和机关管理人员也都行动起来,有的深入现场,有的来到门卫,有的分班值岗,为青岛港的平安稳定尽职尽责。
●人人参与 书写传奇
    “我们每个人都要高度重视这项活动,向全世界展示青岛港人的精神风貌、大局意识、国防意识。”常德传说。
    在这场人文精神与综合素质的检阅面前,2.3万名海港职工再次摩拳擦掌、秣兵立马。各基层单位的领导率先垂范,不分白天黑夜,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在落实集团提出47个项目基础上,又自查出近200个需要整改的项目,一个个落实,一个个整改。随便在现场碰到哪位主管领导,你都能在他们身上发现三件相同的东西:公司 “五个文明”检查问题及整改安排表,每个人负责的整治项目表,还有总是随身携带的 “垃圾袋”。各基层队领导也坚持做到 “三个不离岗”:当天整改任务未完成不离岗,检查落实不到位不离岗,整改质量未达标不离岗。
    “我们是农民,要不是在青岛港工作,这辈子哪能见到这种大世面。”青岛港大港公司的农民工们得知要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停靠来自世界各国的军舰后,都仔仔细细洗工作服,认认真真学习集团下发的宣传提纲也成为每天的必修课。
    看到记者,机械四队的农民工孙玉福得意得展示自己的新工装,快乐的笑容在他脸上绽放。他兴奋地向记者介绍,每天,他都要把工装反复检查好几遍,生怕有什么污损的地方。临睡前,只有把衣服整整齐齐地叠好摆放在床头,他才能放心的睡觉。
    从恪尽职守的港口门卫,用规范标准利落的敬礼和问候擦亮第一扇窗,到港内头戴安全帽、身着整洁工装、排着整齐队伍,雄赳赳气昂昂进出现场的码头工人,打造出展示青岛港人精气神的靓丽风景线。是每一名青岛港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将中国人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世界面前。
    涓涓细流,汇聚成川。为了履行祖国门户的责任,为了当好东道主,青岛港付出了自己的真诚和努力。2.3万名青岛港人,用自己平凡的双手书写着伟大,将中国人的形象完美地呈现在了世界面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