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钢材期货求索后的沉淀

2009-5-23 10:4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王京上海报道
    编者按:一代人的激情、追梦和伤痛,一个人十六年的钢材期货情结。从初期的运筹、发展到后来的巅峰、摘牌,欣喜、沉痛的背后又意味着并留下些什么?近日,本报记者有幸采访到这位见证中国钢材期货两次诞生历程的颜羽女士,透过她所谈及的三方面独家视点,真切映射出了那代人的追寻、理性与积淀。
    钢材期货上市时至两月,从盘面交易来看,似乎并无出现预期想像的那般活跃。这确已让期钢投资的“外行人”内心一阵瓦凉,而在从业“内行人”看来,对此或早已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究其缘由,或许我们可从十六年前参与设计过首张钢材期货合约的原苏州商品交易所总裁、现任东吴期货总经理颜羽身上寻到更多答案。
    “无论是钢材期货,还是正在酝酿推出的聚氯乙烯(PVC)期货,任何一个新品种的上市,终究都是需要来 ‘养’的。”颜羽一脸欣慰地告诉本报记者,关于钢材期货当前的交易状况,我们需要给它一个基准的评价,事实上,“作为新的上市品种,钢材期货的交易表现已经超越了先前任何一个新品种的初期表现”。
任何期货新品种都需要“养”
    一定程度上看,我国钢材期货上市的确有着非凡意义,无论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还是对整个钢铁产业链条及期货界的影响都是不容置疑的。
    “未来它一定会发挥非常好的、大的正面影响。”颜羽称,早期业内对钢材期货的预期并没有错,只是这种期望一定要假以时日,截至目前,钢材期货上市也未破两月。其实,任何新品种的上市都要经历一个培育的过程,都是需要来“养”的。
    眼下,尽管业内大多数对当前期钢交易盘面并不满意,但对于行业资深人士、尤其是见证过钢材期货在我国发展历程的颜羽来看,“短时钢材期货交易平缓是很正常的”。抑或有人会继而分析说,是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大环境影响所致,“其实这存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从交易所的角度来讲,为避免期货新品种在上市短时间内因交易过度活跃从而带来不可控的风险因素,所以比较谨慎,不鼓励刚上市交易便很大、很活跃的现象。可以说,大家都在摸索这一新品种,这需要一个过渡时间,一个培养过程。
    而从参与者的角度来讲,尤其对于那些从事钢铁行业的期货参与者来说,短期还是以观望心态为主。由于他们是现货从业者,对期货这一远期交易还没有形成一种习惯意识,尤其在今年各种不确定因素太多的状况下,譬如世界金融危机,四万亿基建投资,铁矿石谈判等。
    鉴于上述情况,大家应该理性认识到,“钢材期货没有轻易起来应该不是坏事”。近日来,多数期货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可能到今年7~8月份的时候,螺纹、线材期货合约的交易会大幅活跃起来。”
行业认知差异或成过去伤痛
    业内众所周知,钢材期货并不是首次在我国上市。追溯历史,国内曾于1992年10月12日在苏交所率先推出覫6.5mm线材期货交易,“虽然最高日成交量一度突破300万吨,创下当时全国所有期货合约之最,但从其推出到结束仅生存了不足15个月。”
    当问及那段难忘岁月,曾亲历了首张钢材期货合约设计,并担任当时苏交所总裁的颜羽透露,“其实,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伤痛,更是我们那一代从业人的伤痛”,或许它的结束只应归于当时的行业认知差异与影响的结果。
    不难看出,当时推出钢材期货是为顺应国内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伴随当时的钢材流通体制改革应运而生。
    颜羽回忆道,20世纪80年代后期,各地陆续建立的钢材现货批发市场,改变了当时生产计划由国家规定、产品由国家分配的传统格局,并尝试建立一种统一、高效、通畅的钢材流通体系,但因管理经验不足,配套环境缺失,一度普遍出现了“三角债”及现货市场本身所具有的价格不透明等众多弊端,为此业内急需找寻一条交易快捷、履约率高、有质量保证、价格权威的交易方式。
    可以说,“每个对于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业内人都会承认,苏交所推出的钢材期货是中国当时最成功的期货品种。”据了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米勒还曾对此进行了高度赞扬。
    时至今日,钢材期货终于再次重出世面,这也验证了钢材期货上市对我国有深远意义。
    此外,面对钢材期货的风险,颜羽凝重地说,“初进者一定要理性对待”。眼前不枉只有两类人:一类是怕进入,一类是贸然进入,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应该的。
    作为初进者除要充分了解期货知识以外,还应坚持“保值为主”与“期现结合”两种心态,要看到期货利好功效的同时,避免自己对期货技术层面知识欠缺的忽略。她总结道,无论是钢厂还是流通贸易商,利用期钢实现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应该是其最根本的目的。
期钢与电子盘各持“杀手锏”
    当谈及业内最为关切的钢材期货与电子盘市场博弈时,颜羽表示,其实电子盘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某种程度上看,“只要国家不强行干涉,电子盘交易市场的生存空间还是很大的。”
    不难想像,期货乃国家正规开设的规范的投资市场,金融属性要大一些,而电子盘应该说更具有一些市场流通属性,但如果电子盘的组织者有很好的股东背景来支持的话,安全性应该还是有一定保障。
    正是基于这一情形,在钢材期货还没有完全成熟之际,业内会有更多人偏爱电子盘,认为期货功能远不如电子盘显效明显。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知”,在曾经参与创立过钢材电子交易市场的颜羽脑海里,一旦钢材期货“旺”起来,期货市场的功能作用将要远远大于电子盘。
    “期货的最大作用就是烫平价格波动”,她称,在现货市场,价格无论向上向下,其“走过头”的机会和程度都会很少。但是在期货市场,由于参与者的投机心理和资本的作用,“走过头”的机会要多一些。当期货价格“走过头”时可以给现货市场一个趋势信号,理想状况下现货市场的主体会根据信号适当调整供求,从而影响现货价格向反方向移动。由于参与者的不同,这种价格烫平的功能电子盘是无法做到的。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电子盘也有它独特的优势。“由于市场上各种各类交易需求很多且经常变化,期货交易所要顺应市场需求开发一个新品种很难(路径很长);而电子盘则不同,只要自身客户达到100家便可轻易开辟新品种,譬如上海大宗钢铁目前已有数千家客户,不仅可以轻松地开辟市场需求的新合约,而且交易量也会很快上来。”
    显然,业内应该看得出,钢材期货及电子盘市场并非完全水火不相容,只要各自发挥优势,都能很好地为钢铁行业保驾护航。
人物档案:颜羽1985年苏州市物资局1995年苏州商品交易所总裁1999年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总裁1999年恒远证券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上海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首席执行官2007年东吴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