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即将进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

2009-5-22 13: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长江口,打桩船轰鸣作响,重型吊车穿梭往来……位于启东市惠萍镇白港村地段的崇启大桥施工现场,已成了热闹的大工地。自从2月28日打下第一根工艺试桩以来,两艘国内最先进的打桩船,以日安六根钢管桩的速度向前推进…… 
  黄海边,吕四大港建设如火如荼,吕四渔港外拓围垦工程清滩已接近尾声;物流中心万亩围垦工程大坝圆满合龙,吹沙工程加快推进;吕四港区临时开放口岸获国家交通运输部批准,吕四航道通航评估通过了上海海事局、江苏海事局的审核,两个5万吨级综合海运码头竣工投运…… 
  一南一北,“桥港”呼应,站在塑造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启东决策者把“江海联动、桥港互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两极双翼”,启东新一轮发展由此乘风破浪。 
  从接轨到融入—— 
  桥港建设催生经济“新菜单” 
  5月11日下午,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又一次现身长江口圆陀角,督促推进恒大威尼斯水城项目建设。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房地产企业之一,恒大投巨资打造的威尼斯水城项目将建设包括恒大威尼斯五星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体育休闲城在内的大型国际性旅游度假中心。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围海吹填、土地平整、淡水引进等工程,小区道路、室外管网及水系等基础配套建设正全面展开。 
  而在4月23日,热闹的大兴集镇上,一幢三层小楼上的 “大桥旅馆”牌子分外醒目。这家与崇启大桥“同步开工”的旅馆,如今生意十分红火。除了迎来送往一批批散客外,还有客人长期包住在这里。“最近两个月,附近新开了10多家旅社、饭店、超市,从这里向南已经形成了一条‘商业街’。”站在旅馆门前,老板陈永安按捺不住期盼说,“以后的生意会越来越红火。” 
  崇启大桥的开工建设,吕四大港的全力推进,把启东推向了长三角经济圈的前沿阵地, “今年以来,国内外客商纷纷抢占商机,争取在崇启大桥通车之前将项目建到启东来。”启东市招商局局长潘炜华告诉记者。 
  “如果不做好准备,区位优势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启东就只是周边城市对接上海的跳板。因此,我们必须抢占大桥效应的第一释放点。”该市发改委主任袁鸿飞说。 
  基于这样的认识,启东市全面完善沿江沿海发展规划,在产业发展、交通衔接、功能分工、用地布局等方面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实施吕四海洋经济开发规划和吕四港区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推动工业化升级,逐步形成以崇启大桥连接线为中轴,以启东经济开发区与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为两极,以沿江沿海产业密集区为两带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桥飞架南北,浦东连接启东。即将进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的启东,为把融入上海的步伐越走越实,已端出了一系列新“经济菜单”:吸引长三角的造船企业,同步引进大量技术人才组成技术开发中心,形成坚实的技术和生产后盾;成为上海的“后菜园”,让上海人尝到启东的海鲜,在上海的农贸市场设立销售点……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来自上海的客商在启东投资超过千万元的项目达11个,总投资额5.68亿元。目前,全市100多家企业与上海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结成了产学研共同体。 
  从沿江到沿海—— 
  联动开发构筑发展高平台 
  5月19日,总投资32亿元的中远海工基地,世界首座圆筒形海洋钻井平台正在加紧安装调试。该钻井平台是挪威Sevan公司订购的,可用于1万英尺深海作业,拥有15万桶原油的存储能力,是目前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水平最高、作业能力最强的产品。 
  联合重工是中远海工的近邻。站在临江的桥吊旁,联合重工公司副总经理李毓宁自豪地说:“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桥吊,能吊起900吨的船用设备。” 
  作为国内唯一从事LPG液化石油气储罐制造的民营企业,联合重工主要从事液化石油气储罐及液化系统研发和生产。连日来,公司正在加紧生产16500立方米的液化气罐。李毓宁介绍:“大型液化气罐是世界造船领域技术最复杂、建造难度最大、附加值最高的船用设备,被誉为船舶制造业中‘皇冠上的明珠’。” 
  “目前,在我市沿江船舶工业带,共有20家船舶制造及相关配套企业安营扎寨。”启东市船舶办副主任顾建涛说:“今年1至4月,沿江船舶工业带规模以上投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54亿元,同比增长94.7%%;实现销售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00.6%%。船舶工业带成为我市增长速度最快、新增贡献份额最多的特色优势产业带。” 
  滨江临海,坐拥203公里江海岸线和60多万亩江海滩涂的启东市,江海联动开发顺风顺水。如今沿江不仅有了船舶工业带,还建设了滨江精细化工园区、现代物流中心,67.5公里的长江岸线上,集聚了一批各有特色的产业群,排布得满满当当。 
  启东又把发展的触角伸向海洋。如今,滨海工业园已集聚168个项目,总投资180亿元。依托吕四港口建设,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已形成海洋捕捞、海水养殖、生物医药、海产品加工等海洋产业群。 
  启东的目标是:到“十一五”末,江海产业带确保新增工业销售收入2000亿元。 
  从引资到选资—— 
  项目集聚释放优质资本“核效应” 
  4月17日,日本丸仓仓储物流项目落户上海外高桥集团(启东)产业园,这是进驻产业园的首个项目。目前,还有药明康德等5个项目正在紧张洽谈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批示肯定的上海外高桥集团(启东)产业园,占地5平方公里、一期工程注册资本3220万元,一年前还是一片荒地。确切地说,这里曾经是一片盐碱地;时间再往前推几十年的话,则是一片汪洋。“这是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30年来第一次跨出上海建园区,也是上海30年来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的首个样本。”外高桥(启东)产业园总经理邹吕树颇为自豪。 
  崇启大桥是外高桥与滨海工业园“联姻”的红线。合作办园不仅全面抬升了滨海工业园招商的“门槛”,还增加了外高桥集团的土地、厂房等资源,为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应对商务成本升高等奠定了基础,同时大幅度拓展了企业运作空间,为迫切需要建设生产、物流等配套基地的龙头企业提供了新的集成服务。 
  随着大桥效应的日益凸显,启东市的招商引资全面转型。“拼资源、卖土地的粗放式招商引资,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现在,我们更看重产业链招商,聚集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启东市领导这样说。启东经济开发区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20多家,其中林洋电子、海四达、盖天力药业、东泰电工等一大批规模型、外向型、效益型、高技术型企业迅速崛起,占据了全市50强的“半壁江山”。 
  放大“大桥经济”的裂变效应,集聚优质资本,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空间合理布局。位于东海镇的南通东升电控有限公司破土动工之时,正是崇启大桥打下第一根工艺试桩之日。“这个项目是从上海搬迁过来的。”东海镇经发办陆红磊介绍说。如东升电控一样,不少嗅觉灵敏的企业闻风而动,提前到启东市“布点”。今年一季度,有54家外地企业落户启东,其中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40家。 
  “‘桥港’经济是启东的希望所在,腾飞所在,桥港建设每推进一分,由其延伸的投资拉动效应和战略发展效应便成倍地扩展提升。大量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正加速向这里集聚,不久的将来,启东将由长三角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变成重要枢纽。”启东市委书记孙建华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