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企业呼吁展开国际贸易救济

2009-5-22 12: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国际贸易救济措施,否则低价进口甲醇将毁掉我国的甲醇产业。”近日,记者在甲醇生产企业采访了解到,从去年底开始,国外低价甲醇进口数量猛增,连创纪录,对我国甲醇产业安全已造成了损害,众多企业负责人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兖矿集团煤化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副部长颛孙玉柱介绍说,去年11月起,海外大量现货甲醇涌向中国市场,进口甲醇数量从每月10万吨猛增到每月30万吨至 40万吨。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甲醇进口总量高达143.4万吨,为2003年以来最高位。2008年12月进口3.6万吨,2月份进口猛增到 59.1万吨,2009年3月份则达到65.3万吨,进口数量连续第三个月创最高纪录。5月份,尽管中东及东南亚部分装置出现问题,但甲醇到港数量仍保持高位,从目前情况看应不少于50万吨。 
  月进口量50万吨,这相当于国内甲醇企业一个半月的产量。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运销与市场部副部长李少春表示,进口甲醇大多来自中东地区,该地区天然气价格低廉,甲醇装置规模大,生产成本仅为国内煤头甲醇企业的一半多,有的是用油田伴生气,成本更低,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颛孙玉柱介绍,从中东到中国海运费不超过300元/吨,而我国煤制甲醇装置都集中在西北,从西北运到华东,仅铁路运费就在600元/吨,公路运费则价格更高,国内甲醇在生产成本、运输上都竞争不过国外甲醇。 
  颛孙玉柱告诉记者:“现在山东地区产的甲醇出厂价在1800元/吨,运到华东地区的价格要达2050元/吨,而目前的市场售价却是1850元/吨左右,进口甲醇的价格比市场销售价还要低200元/吨。我们认为这已经构成了倾销。”河南宏达化工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也说:“国内甲醇生产企业开工率从去年10月的50%降到目前的不到30%,国产甲醇市场份额也迅速萎缩,造成了不少国内新扩建项目投产延期。这些都是国外进口甲醇对国内企业造成损害的集中体现。”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李昊峰介绍,中国甲醇进口量猛增、平均到岸价格大幅降低,已造成中国甲醇出口基本停止。1~3月,甲醇累计出口总量只有0.08万吨,2月份甲醇出口量在0.02万吨,较1月份减少31.43%。化肥联产甲醇的企业更是直接出现了化肥和甲醇同时亏损。颛孙玉柱表示,现在许多生产企业被迫降低负荷或者停产,像兖矿集团这样有煤炭资源优势的企业,其甲醇、醋酸都被迫减产,这说明进口甲醇对产业安全已造成了损害。而且甲醇是我国的基础化工原料,甲醇企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甲醛、醋酸、二甲醚、乙烯、丙烯等下游产品的发展,如果任由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会冲垮我国的整个甲醇产业,相关产业也将受损。 
  李昊峰分析认为,在目前国际油、气、海运费价格低位运行的情况下,进口甲醇可能还构不成倾销,但是从目前中国甲醇行业受到的损害来看,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规定的“进口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所以,我们应该考虑使用“保障措施”这一贸易救济措施,就像印度对我国纯碱一样,虽然我们没有倾销,但印度现在对中国纯碱企业采取的是临时保障措施,对我输印纯碱征收20%的临时特保税。 
  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如果不对甲醇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救济,国内甲醇企业所受到的损害将是长期的。目前,伊朗、沙特等国的几套百万吨级甲醇装置都在建设之中,正在为新增产能寻求出口,而且他们也把中国作为重要的目标市场。企业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立案调查,帮助甲醇企业恢复生产、提升竞争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