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通公路系统法治建设的变化

2009-5-21 11:3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法治,即良法与守法的结合,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深知法治的意义与价值,倍加珍惜自己的法治建设成果,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的确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以南通公路系统为切入点,展现近五年来基层单位法治建设发生的变化及其取得的成绩。坚持依法治路是公路行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该系统法治工作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将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始终贯穿依法治路,反映了公路系统执法管理的进步,其执法管理的迅猛进步得益于内外因相辅相成的作用。 
  一、完善章律,健全了依法治路的体系。根据时代的要求,公路系统修订了多个道路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法治路夯实法律基础,让治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例如随着近几年农村公路的建设,建管养的矛盾日益凸显,政府部门、公路系统先后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规范执法者对县乡道的管理。 
  二、强练内功,扎实了依法治路的本领。近年来,公路系统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为改变执法人员原有受教育水平低的历史原因,公路系统借助继续再教育途径,提高执法人员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本科率接近百分之百。交通部门还定期举办执法人员执法培训和体能素质训练,基层部门还不定期的邀请法治专家作专题讲座,将“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学习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此外,吸收新鲜血液,引进法律方面的新人才。2008年公路系统通过公开公平竞争机制引进了多名全日制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同时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深入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增强“公仆”意识,更好为民服务意识。从自身素养(思想文化和业务素质)的培树出发,扎实练好执法基本功。 
  三、巧借外力,灵活了依法治路的方法。公路部门的执法很多时候是与当时人有经济利益上的冲突的,如何在减少冲突的前提下,和谐有效的处理执法工作?这是公路部门一直在摸索中求前进。例如,通州公路站在整顿控制区内违章建筑方面有新探索,缓和了以往单打独斗强制执法的独立状态,一是联合拆违。先后与五接镇和兴仁镇城管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仅2008年强制拆除五接镇村民季某违法建筑60平方米、兴仁镇村民黄某违法建筑100多平方米,使沿江公路和225省道违法建筑得到了有效控制。二是巧妙拆违。2008年,在与当事人沟通无效的前提下,坚持与东社镇人民政府沟通,回避冲突,巧妙执法,使其“支持拆违”,成功拆除一户招商引资企业80平方米违法建筑,保证了223省道无新增违法建筑的记录。三是政策拆违。促使市政府出台加强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管理规范性文件,规定“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内土地不得出让”,彻底化解了开发商征用建筑控制区内土地违法修建建筑物的难题,为公路路政管理和绿色通道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几年来,在公路执法,尤其是在处理公路控制区范围内的违章建筑时,改变了以往“过硬” 
  的执法方式,向执法过程添加一些“软化剂”,让执法变的顺利、快捷且达到维护法律尊严,落实法律规定的目的。 
  四、优化服务,提升了依法治路的水平。公路部门始终将执法与服务两结合,如提供“一站式”服务,文书规范要达到六个“不”标准等。将其他执法部门发现的问题为假设,作为“四风” 
  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将公众根本利益作为我们的最高价值取向,加快实现从“行业管理”向“公众服务”的根本性转变,全新打造了公路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崭新形象。同时,路政执法关系到公路行业的形象问题,做到语言规范、文书规范、流程规范、操作规范。洁净的受理中心、便捷的咨询通道、“一站式”的服务、规范快捷的办事流程,这些都是改变“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具体工作,也是公路人不断的追求与坚持。 
  五、舆论导向,优化了依法治路的环境。随着法治建设的大力宣传,“五五普法”活动的开展,舆论导向的作用下,知法、学法、懂法、用法群众的比例在不断的攀升中,人们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在不断地增强,同时也懂得如何维护法律,对公路管理的支持率不断的提升,整个社会的法治氛围在不断构建,依法治路的环境得到了改善。例如,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的违章建筑向来是公路管理的矛盾集中处,是管理中的“硬钉子”,公路部门通过发放相关公路法律法规的宣传单、现场法律咨询指导、电视广播媒体等途径宣讲公路法律法规,让百姓能知法懂法,自觉地不做违反公路法律法规的事情,同时,一旦身边的人有做出违法行为的念头或已实施了违法行为,也能及时劝说、制止,让违法行为扼杀在苗头性或初级阶段,而且这种亲戚、邻里间的劝导作用远比执法者严肃执法行径要来的有效。 
  法治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表现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包含着内在价值规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种治国方略。南通公路系统作为社会主义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支力量正不断的前进,公路系统的法治建设在交通大法治建设中得到巩固和提升,让公路系统的法治在百姓的理解和公路所在政府的支持下达到公路管理和谐化良性循环的目的;让公路更加畅通、安全、美化;让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让地方经济发展的更快更好,努力实现由部门性职能向政府型、社会性职能的转变,真正意义上体现人治向法治,最终达到德治的社会主义理想状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