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游艇制造业方兴未艾

2009-5-21 11:2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在青岛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上,展会三天达成意向成交额超过8700万元,现场成交额达4380 万元,参展专业观众逾1.12 万人次,普通观众近3万人次。其中青岛本土生产的售价698 万元的双体豪华游艇,开展首日即被青岛本地买家预订。这些数字直接反映了岛城游艇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青岛因地制宜,陆续在莱西、城阳、黄岛、李沧和即墨等地引进了来自韩国、日本和欧美的多家游艇企业,这些外来企业的引入,给青岛带来了游艇产业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青岛游艇企业已有50多家,年产各种游艇 3 万多艘,年出口额 1.4亿— 1.6 亿美元,其中 90%以上销往欧美国家,青岛市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游艇产业基地。此外,还拥有世界一流的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配套设施齐全的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唐岛湾游艇俱乐部等多个游艇码头与俱乐部项目也正投资在建。

    据青岛游艇制造业协会会长李庆友介绍,其实,青岛游艇制造业的发展已不乏时日。早在1983年,青岛北海船厂设立游艇玻璃钢车间,先后生产过几条游艇,但因成本高、质量存在缺陷而搁置。近几年,随着国内市场对各种快艇、帆船等需求的增长,青岛从事游艇生产的企业数量成倍增加。随着申奥的成功,一些老牌的船厂,如青岛造船厂、灵山船厂等纷纷增加了游艇产品。

    李庆友告诉记者,青岛市目前已有50 多家游艇制造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青岛松本造船有限公司、 青岛鑫和游艇制造有限公司、青岛立行车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主要生产橡皮艇、快艇或帆船,豪华游艇的生产则较少。虽然总体规模不如长三角、珠三角,但青岛游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已具备较高的水准。例如,青岛立行车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了11 项具有世界水平的专利技术,开发出13个全新产品系列。其制造的“龙之子”双体帆船,整个船身由用于航空的复合环保材料制成,拥有10 余项国家专利技术。以青岛立行和青岛松本为首的青岛民营企业,更是击败了日本、英国等船艇制造企业,赢得了2008年奥帆赛工作用艇的生产资格。

    另外,岛城游艇制造的产业链也初具规模。 与游艇制造相关的上游企业—— 船舶模具生产、配件型企业逐渐聚集青岛,集群规模初步显现。

    具备诸多优势

    被亚太航运界评为“亚洲地区最佳航海城市”的青岛,海域广阔,海岸线长达730 多公里,有 48 个港湾, 69 个岛屿,受台风影响小,风、浪、流、水温等均适宜开展海上观光和运动休闲,这些天然资源在全国堪称一流,发展海上旅游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青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具备发展以生产游艇船只、建设游艇码头、发展配套产业为核心的游艇经济的条件和资源优势。一方面,青岛本身是一个旅游胜地,游艇产业目标消费群体正在日益扩大。另一方面,青岛的经济实力较强,区域内大企业、跨国企业等商务客户比较多,而且青岛的制造业特别是造船业基础比较雄厚。2008年奥运会帆船赛的成功举办让青岛拥有了更高的知名度,会议、展览、节庆等商务活动频繁,游艇消费正在成为大企业、大财团公务事业消费的重要选择。

    此外,海上高端旅游项目的投资快速增加也为青岛游艇业发展注入信心。综合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青岛投资海上高端旅游项目的资金将超过 300 亿元,其中拟建游艇俱乐部专用码头近30 个,游艇泊位将超过 5000个。

    李庆友认为,游艇经济在我国尚属起步发展阶段,青岛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打造国内重点游艇制造业基地。从世界船舶工业格局来看,在日本、韩国和中国构筑的世界造船业“金三角”中,青岛正处在这个“金三角”中心区域。专家分析,在这个“金三角”的循环中,流到国内和青岛的不仅仅是订单,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国外先进的设计技术和造船业独特的管理思想将渐渐移到中国,青岛在发展游艇工业方面面临巨大的机遇。

    仍面临不少问题

    虽然经过市场的培育和奥运经济的拉动,目前青岛的游艇、帆船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青岛的游艇制造业仍有许多不足。

    青岛立行车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洁告诉记者,青岛游艇企业起步晚、规模小、技术水平较低,主要是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全玻璃钢游艇和专业充气类游艇等,难以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力。而且对于一些游艇企业来说,岛城游艇产业链效应体现还不充分。游艇内饰很少采自青岛,舾装件基本由国内一些大城市生产,电气开关多需进口。鑫和游艇制造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在青岛,连游艇内饰木材都买不到,柚木、樱桃木这些高档木材得到上海去买。”

    技术人员的匮乏也使企业的发展力不从心。据侯洁介绍,技术人员的缺乏和在职专业人员培训不够,使得公司新产品的设计研发速度滞后于生产速度,往往在短时间内满足不了市场的供货需求和客户的制造要求,对公司的产品设计建造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一定的限制。

    青岛松本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余燕表示,公司生产试验场地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产品的设计研发,限制了生产线的建设。而且新产品下水适航手续过程繁琐,需经过海事、边防等多个部门批准,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据了解,针对现状,为促进游艇产业发展,青岛将陆续出台系列举措,具体包括帮助游艇企业改进技术,加强对外技术合作交流促进产业升级;整合行业资源,帮助游艇企业整体提升技术、管理和销售水平;建立青岛游艇产业园区,推动青岛游艇产业的集群发展;加大品牌培育,力争将青岛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游艇产业基地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