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坐守囚徒困境 全行业流血拼亏

2009-5-2 23:0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王亚彬 实习记者张诗磊
    堆积如山的成品板材,填满了仓库,一眼望去非常壮观。离成品库不远就是建材生产车间。车间内三条生产线仍在繁忙的开工生产。
    这是记者在河北省一家民营钢厂看到的奇怪景象。
    “企业库存已经消化很多了,但开工生产肯定还是亏,尤其是板材,不过我们能坚持住,会继续加大生产。”信息科主任红梅(化名)告诉记者,除去年限产半个月外,今年以来,他们一边强撑着连月库存跌价的亏损,一边却在咬紧牙关满负荷加大生产力度。
    这似乎是个怪圈。
    当需求减少、价格下跌时,应当减少产品供应量,这是很简单的市场规则。但是,为什么国内钢铁行业减产这么困难呢?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各个钢厂都担心自己减产别人不减,大中小钢厂之间开始博弈,陷入“囚徒困境”。
    或许这个行业在长期的资本投入和产能扩张拉开帷幕时,就注定了一场悲剧。有限的市场依然存在,囚徒们不可能都全身而退,市场的残酷也一点点在放大……
◆◆◆ 市场份额:中小钢企不能触碰的底线
    国家一系列扩大投资、刺激内需政策的出台,给建材产品带来了回暖迹象。但因产量恢复过快,钢材价格再次出现下滑。
    导致这轮减产失败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以建材生产为主的中小钢企。“一季度中国粗钢产量出现过剩局面,建议对中小钢企产量控制采取措施。”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协会2009年第二次行业信息发布会上表示。
    据中钢协统计,3月份中钢协72家会员企业都在减产,但非会员的地方小企业日产钢从29万吨上升到34万吨。而3月河北地区的增产占全国新增产量近五成。河北是全国中小钢企的主要集中区。
    “市场形势如果不会出现去年10月份那样的惨烈局面,谁也不愿意主动割肉——放弃市场。”任红梅道出了其中的无奈。对于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的众多中小钢厂来说,市场占有率是不能触碰的底线,这是诸多中小厂商虽亏损犹生产的主要原因。
    年初,任红梅公司的董事长在全体员工参加的“反危机”动员大会上,正式提出”让利不让市场”的口号。
    在钢价已经连跌数周的情况下,这注定是一场咬牙“拼亏”的战争。
    据了解,这家企业面临着同区域内另外几家钢厂的激烈竞争,市场占有率一直相差无几。
    多家企业缠斗之际,忽闻其中一个减产,其他企业便会乘势追击,扩大领地。
    “减产,如果是以损失市场份额为代价,即使价格有所回升,也得不到任何好处。”任红梅表示,单独一家企业减产绝非理性行为。
    低成本则成为了争夺市场的杀手锏。
    任红梅说,“钢价太低,若要盈利必须降低成本。越是困难的时候,谁能降低成本,越要坚守住自己的市场。”
    相对于大钢厂,中小钢企的灵活性及成本优势一直在显现。铁矿石与焦煤价格的下行,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
    尽管利润很薄,但降价让利仍有市场。
    行业的竞争格局已变得十分复杂。众钢厂均被困于深深的陷阱之中,无力自拔却互相厮杀。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思明则经历了类似的“遭遇”。“南钢给客户的价格是3500元/吨,就有一家钢厂冲上来报价3300元/吨,把我们的客户抢走了。这类钢厂拼命杀价后亏损更严重,但即使如此,还在加大生产力度。南钢也只有另外寻找其他客户了。”杨思明说。
    专家认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会主动减产:一种是价格确实已跌至边际成本之下,越生产越亏损;另一种是,长期供过于求使库存积压严重,即便产量减少,巨大的库存保障仍可维持供应,因而不会波及市场份额。
    可见,在不损失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暂时减产是可行的。但一旦库存量消化到一定程度,产量无法维持市场占率时,钢厂决不会牺牲市场将减产进行到底。
    这或许是行业出现 “价格跌至低谷-钢厂限产-涨价-复产-再跌价-再限产”怪圈的根本原因。
◆◆◆ 洗牌施压:大钢厂的强硬与尴尬
    在中小企业为保市场而缠斗拼杀之际,我们同样未从大钢厂处看到丝毫减产信号。
    4月22日,中钢协组织的大中型钢厂生产经营工作会议上备受关注的“限产减产”并没有摆上桌面进行专题讨论,钢协劝导式的建议难以形成共识。因为4月上旬,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厂的日产粗钢量达到141.4万吨,这样高的产量显然与市场真实需求不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营钢厂老总表示,现在行业面临的早已不是赚赔问题,而是生存游戏。唯有所有厂商一起减产,平衡市场供求才有救,但这可能仅仅是幻想。
    上述老总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大钢厂在亏损与微利之间寻找生存的空间,与中小钢厂之间的博弈已经无法避免。实力雄厚的大钢厂在这轮市场大战中拥有足够的筹码,面对竞争对手减产,一些大钢厂不但不会减产,反而会趁竞争对手感到价格压力之际,进一步扩产、压低价格,导演洗牌大戏,巩固领先地位。
    “这一轮即使亏损也不减产的鏖战,不是由民企挑头,而是以大型国企为主导的。”华北一家大型国有钢企的负责人同样看到了问题的实质。4月27日,作为行业风向标的宝钢公布6月份价格,这是宝钢今年第三次下调钢价。”宝钢一降
    价,别的企业都得跟着降。”“谁亏
    不起谁就自动退出市场。”4月28
    日,中钢协正式发布一季度钢铁行业统计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钢铁企业亏损严重,整体实现利润亏损33.08亿元且亏损不断加大。
    但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近日对媒体表示,大型钢企需要配合国家政策,承受短期内亏损之痛,通过降价等方式,将落后产能挤出市场。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通过对价格和产量的控制应该是大型钢企所应该担当的责任。当前,钢铁企业不能都等着别的企业撑不住先停产,这样反而会让大家都要再亏损更长的时间,“拼亏”成了“增亏”。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去算一本账:停产多长时间造成的损失就可以低于持续亏损。
    单尚华表示,大钢厂不减产是有历史原因的。他表示,1999年与2000年左右,行业曾经采取过一次无论钢企规模、产品,一律限产20%的行动。但最终这种决定把大型钢厂的优势市场也给限制了。
    此外,大钢厂不减产的苦衷还有很多:保增长的压力是推脱不了的社会责任,新建项目的投产,以及宽松的银行信贷都给了大钢厂维持高位生产水平的底气。
    “目前有1亿吨产能是多余的。可大钢厂还在建厂,像武钢在广西建了一个,还有邯钢、宁钢都在扩建,扩建之后产能矛盾将更加突出。”某民营钢厂老总这样评价大钢厂的做法,他说,这样的产能建设项目与当前的减产计划联系起来,似乎可以明确地得出一个推论:减产只是暂时的。
    一位国营钢厂的老总坦言,大钢厂的不减产而降价的做法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将落后的产能挤出市场。
◆◆◆ 如何应对“生死劫”
    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中,政府部门对淘汰落后产能已经制定了实施措施。
    此后,安徽、山东、山西、河北四省接连出台了各自关于对钢铁调整振兴规划落实的方案,内容涉及各自区域内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等多方面。
    但市场的力量要真正显现,可能还需要一段更长的时间。
    在这种局面下,如果中小企业继续咬牙“拼亏”,可能将面临着比市场形势更为艰难的“生死劫”。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的目的就是把落后的淘汰掉,淘汰落后是对的,但这个问题也要辩证看待,不能说建材产品生产的厂家多就是低端的,不能说中小企业的产能就是低端的,“原来一直批判钢铁行业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在成了高水平的重复建设。”
    对此,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建议,要使钢材市场价格回升到钢铁行业不亏损并有微利,关键是搞好产需平衡,控制产量和控制原料采购成本。
    我们注意到,4月以来,很多钢厂已经开始变相减产——检修。
    而且,此次减产更侧重于产品品种的内调。
    “我们原以螺纹钢、中厚板为主,在分析市场情况后,2月份首次生产Ф32HRB500钢筋,比HRB400每吨可多创效益260元。河北建设厅要求在全省推广应用HRB500钢筋。4月份我们新建160万吨/年棒线材项目。如高铁等重大工程启动,还是有需求的。”河北敬业集团一位员工说。
    河北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曾告诉本报记者,他们正在加大直销比例,借助于供大于求的格局,与下游用户企业建立良好的直供关系。“目前国际上大多是经销商销售,现在市场低迷,经销商销售也不太积极。所以加大企业的直销比例。”目前敬业已经针对灾后重建市场在成都、绵阳设立直销处。
    “在卖方市场下,调整品种和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变换组织方式,仍然有很大的调节余地。”单尚华对这种思路表示认同。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还通过物流管理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或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来提高库存管理水平。
争夺国内市场的激烈和行业规范销售秩序的缺乏“困”住了钢铁行业实行“减产保价”的时间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