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2009-5-19 22:5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兰振东汪浩葛洪磊王惠珍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但现代物流产业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其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正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增长点,并被国务院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成为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拉动的产业之一。
    为加快宁波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宁波市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以全面掌握现代物流的发展状况,满足政府和企业制定、实施现代物流产业振兴规划政策的需求。
国内物流统计指标体系述评
    国内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以及学者们对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已经展开了较多研究。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05年公布了 《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提出了经营状况、资产、设备设施、管理及服务、人员要素、信息化水平等六项二级子指标,根据物流企业的分类不同 (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再细化各二级子指标下的三级子指标。
    李红启 (2005)等人将现代物流统计指标分为物流内部活动指标和物流外部环境指标两大类,前者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包括物流总值、物流总成本、运输、包装等物流环节的总量指标,而质量指标包括物流作业总量占GDP比例、物流成本占GDP比例、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货物周转次数等;后者则分为与生产有关指标、与流通有关指标、与消费有关指标以及其他指标。
    张志俊 (2005)将现代物流指标体系分为社会物流总值、社会物流总成本、物流产业增加值、物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货物运输量、物流主要设施数量、物流主要设备数量、物流产业从业人数、第三方物流使用率9大子指标。
    甘晓龙 (2005)等人则提出指标分为社会物流统计总量指标和物流服务质量统计指标两大类。其中,总量指标包括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社会物流业务总收入、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物流业增加值、货物运输量与周转量、物流业从业人数7个子指标;而服务质量指标则包括物流目标质量指标、物流活动质量指标、信息指标。
    赵晓卓 (2006)等人提出物流产业统计指标可分为物流总量及构成、物流资源与能力结构、物流规模与效益、物流市场、组织与环境的四个一级子指标。
国外物流统计指标体系述评
    通过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的物流统计指标的阐述,可以对宁波市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起着借鉴作用。
    美国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指标包括如下:商业物流系统成本及其占GDP比例、货运指数、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规模 (收入和增长率)、商业库存/GDP比率、库存/销售比率、分行业的库存货物销售成本
    英国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主要体现在 《10年运输规划》报告中提出了现代物流的5项评价标准: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impact)、 安 全(safety)、经济 (economy)、可接入性(accessibility)、整合 (integration),并确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指标。
    日本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是由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的 《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中明确提出现代物流的“目标-对策-指标”的评估框架,其中的指标正是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其指标具体内容见下表。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宁波市构建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能够反映宁波市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原则。
    2.必须坚持系统性、科学性、特殊性原则。
    3.必须坚持联系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则。
    4.必须坚持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构建统计指标体系
    结合国内外对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根据现代物流指标设置原则,构建宁波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分为五大指标:宁波物流经济指标、宁波物流运营指标、宁波物流科技水平指标、宁波物流资源协调指标、宁波物流社会环境指标。
    宁波物流经济指标反映宁波物流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水平。其中包括:社会物流总值、社会物流总成本、社会物流总收入、物流总成本占GDP比例、物流增加值5个子指标。
    宁波物流运营指标反映宁波物流业运营水平和供给能力。包括:物流业资产总额、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物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物流基础设施指标、物流服务能力5个子指标。
    宁波物流科技水平指标反映宁波物流业科技发展水平。包括:物流装备先进性评价、物流信息化水平、物流专业技术教育水平、物流标准化水平4个子指标。
    宁波物流资源协调指标反映宁波物流业对资源的友好程度。包括:物流设施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程度、单位产品运输的能源消耗、车辆尾气排放和噪声等水平的变化率、物流包装的循环利用率、宁波港的绿色港口发展程度5个子指标。
    宁波物流社会环境指标反映宁波物流的社会属性和物流业所处环境。包括:物流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宁波港港口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物流企业从业人数占区域就业总人数的比例、宁波港港口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数比例、相关物流法规的制定及执行情况、政府对物流业的重视程度、宁波港临港产业占宁波GDP的比例7个子指标。
新指标体系与国家标准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本文所设置的宁波现代物流指标体系虽然源于国家的物流评估指标,但借鉴国内外学者们对物流统计指标的研究成果后,结合了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在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特殊性、可比性、定性定量结合、反映趋势等方面都优于国家标准指标,只是可操作性难度较高,需要宁波有关政府机构、物流行业协会、物流企业、高校共同努力,推进宁波现代物流统计工作的深入,为宁波现代物流的发展作出贡献。

加强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政府应提高认识,加快标准化建设。宁波政府要认真观测落实,切实加强领导,加快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为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拓宽统计口径。由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和运输、仓储、商贸流通、连锁及生产制造等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合作,形成一种既分工协作,避免向企业重复布置报表,又能拓宽统计的口径,逐渐填补社会总成本、增加值等历史数据的空白。
    三是企业应改变观念,提高网络信息化,实现数据共享。政府有必要加强企业对于此类详尽调查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引导企业对数据分享的参与性,意识其重要性。同时建立高效有序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四是适时调查,获取现代物流的基础资料。政府要逐步建立起全面反映宁波市物流业发展基本状况的单位名录库,为下一步建立物流统计制度和开展统计调查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及时预测分析现代物流统计数据,做好服务工作。在不断完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现行的行业统计、相关部门统计、财务及行政记录,结合重点企业基础资料,对有关数据进行测算和分析,定期公开发布,并及时搜集整理全国及同类城市的有关物流作业统计信息,为各级部门和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做好统计工作。
    (本文作者单位为宁波市物流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