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3年建成没有水的“海港”

2009-5-19 8: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5月18日讯(特派记者 明健飞)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的大门口,一块巨石上倚靠着巨大的红色锚链,渲染出浓浓的海洋的气息。这是一个很形象的标志:由于综合保税区使苏州工业园区在物流的便捷上拥有很大优势,这里被人们誉为“没有水的海港”。 
  在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投资者越来越理性的关注除成本外的各种投资软环境。2006年底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将国内目前最优惠的特殊监管区域政策赋予了园区。根据国务院的规定,海关比照保税港区的监管办法对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实施监管,这意味着综合保税区除享受“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退税、区内交易免税”的政策外,还适用各项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为5.28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个围网区。西区为原出口加工区A区,面积1.4平方公里。东区包括原保税物流中心(B型)0.5平方公里、出口加工区B区1.5平方公里及新开发建设的口岸作业区1.88平方公里。2007年8月28日,综合保税区首期4.2平方公里顺利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九部委的联合验收。
  综合保税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园区海关、园区国检、工商、国税和外汇管理局均在区内设有现场办公机构,为企业提供从注册到通关报检、退税申报及外汇核销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园区管委会在区内设立了正处级编制的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负责区域日常的企业服务和政策协调。
  综合保税区设立后,一方面加快了园区的通关速度,另一方面检测维修、研发、展览展示等增值服务得以逐步开展,集中报关、分批送货等便利措施也陆续到位,大大增加了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筹码”。设立以来,凭借领先的功能和政策优势,综合保税区成功吸引了三星半导体、快捷半导体等企业的全球配送中心落户。随着奇美电子的货物进区,全球排名前5的液晶面板制造商均通过综合保税区进行货物配送,这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集散中心。
  综合保税区目前共有注册生产企业89家,物流企业30家,贸易公司31家。区内已形成汽车零部件、航空器件制造为主的保税加工体系;区内的UPS、KWE(日本近铁)、中外运、大田等知名物流企业为全国25个省、直辖市近2000家生产企业提供保税物流服务。2007年,综合保税区累计监管货值达389亿美元,同比增长32%,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精密机械制造基地和电子产品集散中心。
  综合保税区以大物流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产品的出口附加值,引导企业将加工贸易的内涵向附加值更高的上游研发采购和下游销售、售后服务扩展,带动了整个园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工业向服务业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合保税区现正在抓紧进行二期的动迁和围网建设工作,目前,区内基础设施及基建投入已超过40亿,建成各类保税仓库20万平米,厂房约80万平米,周边建成普通仓库40万平米,商业办公设施6万平米,已初步形成设施先进、配套完善、交通便利,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区域,为园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