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总量势在必行

2009-5-16 15:1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实习记者王成应
    防止钢企盲目投资,控制钢铁产能总量过剩,是《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振兴规划指出,截至2008年底,我国粗钢产能达到6.6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显然,产能总量过剩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钢铁产业健康发展的障碍。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压下,使许多钢铁企业感受到了严冬逼人的寒气。从总体上看,虽然目前不少钢企控制产能的积极性有所增强,但也不乏存在与中央政策有唱“对台戏”的现象。一些中小钢企为了得以生存,不顾国家产业政策盲目扩大产能,私自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导致了市场上大量钢铁产品的滞销,严重冲击和扰乱了稳定的市场秩序。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不利的市场形势下,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一路下滑。在进入今年1月份后,钢铁价格虽略有反弹,但由于过剩产能太多,价格略有上涨就导致产量大幅上升,从而使钢铁价格再次下跌。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钢材价格仅相当于1994年的价格水平,钢铁行业已连续多月出现全行业亏损,而且这种亏损局面还在继续。可见,钢铁价格的不稳定,与过剩的产能直接相关。而每当萎靡不振的行情在出现转机之时,一些中小型钢铁企业产能迅猛发展,尤当引起高度重视。
    市场的良性发展,是以产需平衡为前提的,如果出现严重供大于求,势必使产品和价格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危机下产品之所以积压,是因为价格持续下跌。价格越往下跌,库存产品积压也就越严重,产能也就得不到及时释放。而当价格略有回升时,生产步伐就会随之加快,原有的产能还没有完全被释放,新的产能又接踵而至。再加之地区利益因素,一些地方政府或钢企难免会把总量控制在政策的表层,进而使总量再增长,导致价格再次下降,这就是产品价格为何会一再陷入低迷的根源所在。
    那么,产能总量到底该如何控制?日前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经为我们勾绘了总量控制路线图: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4.6亿吨,同比下降8%。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及“淘汰落后产能问责制”等调控措施,为控制总量过剩护航。但这些举措的落实,亟待相关政府部门和钢企的积极配合与通力协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