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负”连续出现 经济回暖眼光放远

2009-5-16 15:0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冯晶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下降1.5%,PPI同比下降6.6%。
    从今年开始,似乎人们已经开始习惯了“双负”的连续出现,随着大规模的投资和银行新增贷款的强力增长,人们多了几分乐观,更乐于推测何时能“止跌回升”,并且不少国内外专家以及权威机构都非常看好我国经济前景,专家们乐观地认为,我国经济已经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开始大幅反弹,将率先走出低谷、走向复苏。
    而且早前发布的PMI指数,也似乎证明了经济有趋向回暖的迹象,今年4月PMI为53.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然而好景不长,近日公布的5月CPI、PPI却双双告负,这一组不甚乐观的数据则让过分乐观的思想和声音受到了打击。
    对于5月CPI、PPI双双告负的原因,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表示,4月份CPI、PPI继续下降,因为总的来看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依然在下降。近期虽然部分原材料价格出现上涨,但是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依然下降,钢铁价格持续下跌,这两个主要因素拉动了CPI、PPI继续告负。
    据钢铁资讯机构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在刚过去的一周内,国内各主要钢材品种价格继续全线走高,形成“五一”前后连续两周回升的态势,但较去年同月和去年全年,降幅仍然不小,有数据显示分别为40.98%和27.87%,尚看不出市场大幅回暖的迹象。
    可见国内经济存在的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是经济难以回暖的根本性问题。失衡的“根”不除,经济的顽疾就难言好转,所以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因此,绝不能对我国经济形势盲目乐观,也不能轻言我国经济已经走出低谷、迅速回升甚至提前复苏,即使有回升迹象,基础也是不牢固的。应该实实在在解决中小企业、国内消费、信贷资金进入经济实体、提升民间投资等问题,催生内生增长动力,才是根本出路。若要彻底扭转,需在政府扩大投资拉动的同时,真正启动国内消费,对于期待企稳乃至回升的眼光可能还需放得更远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