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将成中国西部之门 保税港区年内封关运行

2009-5-14 22: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大经济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今年年初,中国政府公布了一份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文件,决定在重庆设立保税港区,启动依托保税港区和北部新区为主的两江新区发展规划。这预示着这座最年轻的直辖市正着力打开中国西部之门,成为带动中国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 
  本报记者/陈江松  发自重庆
  以“山城”闻名天下的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嘉陵江畔。每天夜幕降临,江水倒映山城里的万家灯火,蔚为壮观;街道两旁以涮菜为特色的重庆火锅美食店,散发出阵阵麻辣香味,令过往行人胃口大开。作为中国历史名城之一,重庆曾因在抗战时期作为中国国民政府的“陪都”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战场的重要指挥中心之一,今天,它又以引领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火车头作用而备受世界瞩目。
  今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根据《意见》,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中将成为中国西部经济圈的核心城市、长江上游的内陆中心、经济贸易中心、工业中心和“中国西部之门”。
  直接带动西部地区发展
  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认为,重庆地处中国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最东部,拥有8条通向全国各地的铁路主干线和高速公路,以及长江上游最大港口和中国十大空港之一的江北国际机场。优越的水陆空一体化的交通枢纽,使重庆能够直接带动中国西部地区发展。他说:“国家的发展战略从来是用一个区域增长极来带动整个大区域的发展。比如,广州、深圳带动整个珠江三角洲发展;上海带动长江三角洲发展;北京、天津带动北方渤海湾的发展。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西进的这个大趋势下,必定需要一些中心城市来带动发展,重庆是中国内陆的领头羊、增长极和一个门户。”
  黄奇帆说,为推动重庆发展成为中国内陆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国家已规划并在重庆建设中国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通过重庆的空港、水运港口和铁路集装箱运输,将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与世界连结在一起。重庆保税港区虽仅有8平方多公里,但它以重庆为圆心,500公里为半径,可直接带动周边近80万平方公里区域的经济发展。
  保税港区年内封关运行
  据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透露,重庆保税港区今年内将封关运行。他强调,国家在重庆这一内陆城市设立保税港区,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经贸的发展。他说:“保税港区的所有商品通过兰新铁路、经前苏联地区可进入欧洲;沿长江可以出海;从云南和广西可进入印度洋地区。重庆未来考虑的三大出海口,随着两江新区和内陆保税港区的成立,非常有利于聚集西部地区的资源,包括转口贸易,通过重庆这样一个黄金口岸进出口。两江新区应该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和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一样,上升为国家战略。”
  位于重庆主城区的北部新区不仅紧邻江北国际空港区、嘉陵江,具有空运、水运之便利,还与当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邻,规划面积近140平方公里,是重庆市中心城区难得的地势平缓开阔地带。2000年底,重庆正式设立北部新区,其规划发展目标为全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都市发达经济圈的核心增长极和都市风貌展示区。
  北部新区吸引“500强”
  北部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新明告诉记者,北部新区去年实现GDP460多亿元,占重庆的10%;工业产值1200亿元,占全市的20%。进驻重庆的世界500强企业多数选择在北部新区安家落户。他说:“世界500强企业在重庆投资一共有104家,北部新区有34家,占全市三分之一左右。这34家世界500强共投资了40个项目,主要分布于汽车、零部件、饮料和食品行业。”
  今年4月,重庆和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在北部新区共同组建当地最大的载重车合资企业,正式生产“上汽依维柯红岩”载重卡车,预计年产量8万台,产值可达60亿元。
  此外,重庆与菲亚特集团还在保税港区设立了一家轻型发动机组装厂,通过组装区外企业提供的零部件后全部出口海外市场。
  重庆市重点发展产业
  汽车产业 打造“中国汽车名城”,做大整车,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到2012年,微车由目前全国第二位培育成为第一位,重型车由目前第六位培育成为全国第三,轿车由目前的第八位培育成为全国第五。全市各类汽车总量保持全国第四,力争进入前三,产值从目前900亿元增加到2000亿元以上。
  摩托车产业 保持摩托车全国第一的优势,打造“世界摩托车之都”,发展高端摩托车,推进摩托车发动机研发制造,产值从650亿元增加到1500亿元以上。
  装备制造产业 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上档升级内燃机、仪器仪表、输变电成套装备、船舶及配套产品、环保装备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直升机及大飞机零部件等四大新兴产业,产值从550亿元增加到2000亿元以上。
  大化工产业 建成长江上游最大综合性化工基地,发展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三大系列,形成较完备的产业链,发展化工循环经济,产值从450亿元增加到2200亿元以上。
  信息产业 建成重庆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形成芯片产品梯次和应用产业体系,产值从600亿元增加到2000亿元以上。
  生物产业 建成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产值从450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以上。
  材料产业 建成“中国铝加工之都”,产值从300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以上;发展精品钢材、光伏产业、LED、铜材、玻纤、新型干法水泥等,产值从350亿元增加到1200亿元以上。
  轻纺产业 建设西部重要的轻纺基地,构建林纸-包装-印刷,PTA-化纤-纺织-染整-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PTA-聚酯-瓶片/膜片-包装-印刷等产业链。产值从200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以上。
  现代物流 建设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及联动发展区、内陆保税港区物流、空港物流和万州、涪陵、长寿、江津、永川等八大物流基地,增加值由300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
  现代金融 金融机构数量领先中西部;力争建设西部银行票据电子交易中心、证券交易场外市场、期货交易所、航运交易市场。
  文化创意 加快创意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支持研发设计创意、软件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等六大类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增加值由184亿元增加到500亿元以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