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第一条高速路-康临高速公路建设纪实
2009-5-14 14: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一说到修路,人们的印象往往是修路工与一堆堆的砂石,只是出力气的活,跟高科技几乎无缘。而记者在正在建设中的康家崖至临夏高速公路采访时,发现这条路从设计、征迁到施工,无处不透露着科技的力量。
全长70公里的康临高速公路是兰州至云南磨憨口岸西部大通道在甘肃省的重要路段,也是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伊始,承建单位甘肃路桥公路投资公司就立足于建设一条“环境优美、资源节约、质量优异、民族和谐”的高速公路,在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勇于科技创新。
一条路的前世今生
“我们这套系统,能让你看到康临路的前世今生。”甘肃路桥公路投资公司董事长牛思胜一边用激光笔指着大屏幕上变幻着的路形,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随着激光笔的指点,一条线形流畅、设计合理、环境优美的大路展现在了记者眼前。“这不是动画片,是真实的路况。”牛思胜介绍说,“每一标段的平纵指标都与实物相符合。”为了一个个数据,牛思胜在设计之初就徒步沿线走了4遍。最终拍板的路线是在这套三维技术系统上几经筛选后确定的。“三维技术优化设计管理软件”是该公司自主研发并初次应用于项目管理中的。承担这一科研课题研究的项目负责人就是牛思胜。他说,运用“三维技术优化设计管理软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工程设计进行更直观的了解和分析,从一个路段、一座桥梁、甚至一个坡面,都可以进行优化选择和改造,使公路线条更加优美,桥隧涵洞布局更加合理,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恢复更接近于自然和持久。这样在施工中就避免了临时动议和被动施工,既保证了建设资金不被浪费,又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既能尽量绕开耕地,减少拆迁,又能保证线形流畅,是这套系统最大的功用。”牛思胜说:“比如,这里有一片温棚本来要全部征地拆迁。我们在系统上演示时,发现在这里降低填土高度,不影响线形,也不影响模拟驾驶中的舒适度体验,就果断降低填土高度,减少了大量的拆迁。”演示员点击这处温棚时,屏幕上显示:广河县三家集镇甘坪村温棚2592平方米。
据介绍,采用这套新软件设计后,比原方案节约耕地1698亩,同时缩减了大量拆迁人口。
记者发现,在这套系统上,建前的路况有实物对照链接,建后的路况有各项指标,细致到那里种几棵树,是什么树。
据了解,把这项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的管理中,在全国尚属首次。
动态施工过程向社会公开化
前不久,记者来到了南阳山隧道施工现场。隧道大部分路段处于地质滑坡堆积层,洞口围岩面积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是康临高速公路建设的控制性工程。
一进入隧道上行线施工现场,抬眼就看到一个摄像探头安装在衬砌台车的中上部,前方掌子面及边墙有一个转动的变焦镜头,使施工作业面的一切尽收眼底。施工人员的施工是否规范,掌子面是否有险情,一切都逃不过它的视线范围。同时,它将信息传输到控制拷贝中心,随时能够提供回放记录,并将数据上传到广域网,以备各个网络终端设备随时上网观看。
这就是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首次成功应用的远程数字监控系统,俗称“电子眼”。据了解,运用数字监控手段在今天已经很普及了,但把这一技术成功运用到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中,在国内还是首例。
“这套远程网络系统把整个动态的施工过程向社会公开化了。只要安装这套软件,任何人都可查看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项目办质检科负责人王方亮说:“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等其他安全技术防范体系联动运行,及时发现安全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
最不担心的一次隧道施工
如果说“电子眼”是令人敬畏的“黑脸包公”,那么安全帽里的“定位系统”则是呵护有加的“天使”。
进入南阳山隧道采访时,随同的项目部工作人员发给记者一顶特殊的安全帽。说它特殊,是因为这种安全帽里配有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芯片。芯片里记录了对应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工种、职务及本人照片等。每一个进入隧道作业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佩戴专属本人的信息安全帽。
据介绍,在安全帽上安装芯片定位系统,能及时、准确地将施工现场各个区域人员的动态情况反映到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施工现场人员分布状况和运动轨迹,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作业人员经过设置识别系统的地点时就能被系统识别,系统对每位读取了安全帽芯片信息的施工人员的信息通过系统传输网络,将这些人员通过的路段、时间、工作情况等资料传输到监控室进行数据管理,同时在信息大屏幕上出现提示信息。”项目办工程技术科负责人杨国卿介绍说:“隧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监控室在第一时间内就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抢险队使用移动式远距离识别装置,可在10米到30米的范围内探测到遇险人员的位置,迅速展开救护。”
已打过12个隧道的现场施工人员李丁鱼对记者说:“这是我干过的最不担心的一次隧道施工,就因为有了这顶‘安全帽’。它增大了隧道施工的安全系数,让人感到很放心。”
三维技术优化设计管理软件、远程视频和信息安全帽定位系统只不过是康临高速公路建设中采用的诸多新技术中的几例。牛思胜说,这些都是在国内首创的。下一步,他们将把这些应用技术一一申请专利。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