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在港通过拆船公约

2009-5-13 0:0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由国际海事组织(IMO)、中国政府共同主办,香港特区政府海事处协助筹办的“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国际大会”,昨日正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召开,一连举行五日会议。全球约500名各国与地区海事部门及业界代表来港出席,审议《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内容。IMO秘书长米乔普勒斯称赞中国近年为国际海事工业作出积极贡献,并期望公约能最终在香港通过,减少拆船业对工人和环境的危害。

  《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旨在提高拆船业的发证和报告要求,确保退役船只在被拆解时不会对人类健康、安全及环境构成不必要的危害。公约不但要求拆船厂为每艘船制订“拆船计划”,并附录修造船舶时禁止使用的有害材料一览表,公约国船舶须备有建造时所用有害材料的清单,在接受初次检验、营运期间的定期检验及拆船前的最终检验时,验船人员会依据公约要求进行核实,尽量减低对拆船工人和环境的损害。

  大会首次移师亚洲

  IMO首次将拆船国际大会移师在亚洲举行,有关公约表决结果将于本周五公布。假如公约最终能在今次会议中通过,将大有可能以《香港公约》命名。特首曾荫权昨日出席开幕仪式时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航运市场低迷,拆船业得以再次迅速增长。他呼吁各界必须重视拆船对环境产生的风险,通过新公约和制定新指引。他表示,新公约不仅能加强拆船工人保障和保护环境,更有效回收利用废料,同时能鼓励建造更环保的新船舶,香港特区政府必会予以全力支持。

  IMO秘书长米乔普勒斯称,亚洲是世界航运、造船、海员和拆船的主要地区,今次拆船国际大会是IMO有史以来,首次在亚洲举办,印证亚洲在国际航运界的突出地位。他称赞中国近年来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IMO的各项工作,特别在制订拆船公约等领域作出积极贡献,他期望公约能减低对拆船业对工人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中国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被推选为今次大会主席。他在致辞时表示,中国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今次拆船国际大会,并期望藉安全与环保拆船国际公约草案,建立全球统一标准,减少拆船对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的风险。在拆船国际大会举行前一天,他已率团抵达香港,与IMO秘书长米乔普勒斯进行会谈,商谈大会安排等各项事宜。徐祖远期望公约最终能顺利通过,有利于全球航运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只剩部分细节须审议

  IMO为新公约钻研已久,现时步入最后阶段。专责筹备今次大会的海事处助理处长秦炳辉指出,公约只剩部分细节仍须各会员国进行审议,例如公约国辖下船只到非公约国进行拆船,会否造成不公平竞争等议题。

  他透露,今次会议会同时商讨公约的生效条件,即所需当事国数目和商船总吨位比例,甚至计算各国占全球拆船业的比例。他又指,公约通过后,仍有待各国国会自行审议和批准执行,因此公约在现阶段被否决的可能性不大。不过他估计,即使公约在今次大会中通过,可能仍需4至5年时间才可全球生效。

  秦炳辉称,由于本身拆船技术水平关系,某些国家未必能立即批准公约执行。但他认为,中国掌握较先进的拆船技术,适应新公约障碍相对较小,因此公约应会间接加强中国发展拆船业的优势。香港是以附属会员身份出席IMO会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