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未来几年船市发展态势

2009-5-11 10:1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9年全球造船市场不容乐观,全球新船成交量:一季度不足200万载重吨,全年很可能低于2000万载重吨,低于撤单量。新船成交价,过去半年新船价格指数下跌32点,年底可能进一步跌至130点或以下,相当于2004年中前水平。
2002~2008年,船市呈现空前兴旺,而运力增长滞后是航运市场兴旺根本原因。在此期间,世界GDP年均增速5%。由此带来的船舶运力需求增速高达年均8%;而运力增速,2003~2008年间平均为6%,比需求增长低2个百分点。由此带来新船成交量大幅增加,2003~2008年间平均年成交量1.51亿载重吨。
虽然新船成交量大幅增加,但运力增长滞后的原因是造船能力增长滞后,全球实际造船能力由2002年6000万载重吨增至2008年10000万载重吨。2003~2008年间全球造船能力年均增速8.9%。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船舶运力加速增长两大因素引发船市急转直下。据预测,船舶运力需求增长率:2008年约为6%,2009年则为下降2%~3%,2010年约增长2%。与此相对应,实际运力大幅增长,实际运力增长率:2008年8%,2009年9%,2010年8%。
不同假设条件下船舶保有量增长率预测
单位:万载重吨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完工量
I (零撤单)
I 16289
(零撤单)
I 19640
(零撤单)
I 15500
(零撤单)
I 8000
(零撤单)
II (中度撤单)
10600
II 15466
(撤5%)
II 17676
(撤10%)
II 12400
(撤20%)
II 6400
(撤20%)
III (大量撤单)
III 14652
(撤10%)
III 13748
(撤30%)
III 9300
(撤40%)
III 4800
(撤40%)
拆解
I (中度拆解)
1500
I 3000
I 4000
I 4000
I 4000
灭失
II (大量拆解)
II 4000
II 6000
II 6000
II 6000
年初船舶保有量
10832
117420
I - I 130700
II - I 129886
III - I 125188
I - I 146340
II - I 143562
III - I 132916
I - I 157840
II - I 151962
III - I 136216
I - I 161840
II - I 154362
III - I 135116
船舶保有量年增长率估计
6.7%
8.4%
I - I ↑11.3%
II - I ↑10.6%
III - I ↑6.6%
I - I ↑12%
II - I ↑10.5%
III - I ↑6.2%
I - I ↑7.9%
II - I ↑5.9%
III - I ↑2.5%
I - I ↑2.5%
II - I ↑1.6%
III - I ↓0.8%
巨大的船舶订单量将使今后几年船舶运力继续高速增长,在拆船增多但无撤单情况下,2009年~2011年间船舶运力增长率高于需求增长率,只有在大量拆船并大量撤单情况下,2011年起运力增长率才可能低于需求增长率,航运市场才会明显回暖。
2009~2011年间船舶运力增长率与需求增长率

年份
运力需求增长率
运力增长率(拆船增多但无撤单)
运力增长率(大量拆船并大量撤单)
2009年
-2%~ -3%
11.3%
6.6%
2010年
2%
12.0%
6.2%
2011年
5%
7.9%
2.5%
2012年
6%
2.5%
-0.8%

由此可见,今后几年造船市场供求失衡将使全球船舶工业处境艰难。在新船需求大幅减少情况下,全球造船能力正快速扩大;新订单不足,原有订单撤销和巨大的产量,将使全球船厂订单急剧减少;全球造船能力利用率将大幅下降。
2009~2013年全球造船能力估计
单位:万载重吨
年份
I 产能未出现下降
II 产能出现较大下降
III 产能出现大幅度下降
2009年
16500
16500
16500
2010年
20300
20300
20300
2011年
22000
20000(↓10%)
18000(↓20%)
2012年
23000
18400(↓20%)
16100(↓30%)
2013年
23000
13800(↓40%)
11500(↓50%)
未来五年造船产能利用率预测
单位:万载重吨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新船建造量(A)
15000
18000
12500
7000
7000
造船能力(未出现下降B1)
16500
20300
22000
23000
23000
能力利用率(A/B1)
91%
89%
57%
30%
30%
造船能力(大幅下降B2)
16500
20300
18000
16100
11500
能力利用率(A/B2)
91%
89%
70%
43%
61%
显然,今后几年全球造船能力将大大超过实际需求。即使全球经济迅速走出衰退并重新高速增长,但如果不撤单、不削减造船能力,任凭越来越多新船进入市场,航运市场运力过剩问题仍将进一步恶化。在造船市场,产能过剩问题不能适当解决,船舶工业就无法走出困境。对整个船舶工业来说,撤销造船订单和削减船产能是两味难咽的泻药。
总之,根据对历史上出现过的五次船市萧条进行的分析显示,船市萧条持续的时间明显要比世界经济金融危机长。因此,即使世界经济一年内出现复苏,本次航运萧条期至少持续2年,有可能持续3年甚至更长;造船市场萧条至少持续3年,有可能持续5年以上。
本次船市萧条的终结,有赖于前几年船市高峰兴旺过程中积聚成的两大泡沫——一是约6亿载重吨手持订单,二是2亿载重吨造船能力——的挤出。对海运市场来说,加速拆解老旧船舶和大量撤销造船订单才能使航运市场提前复苏。而对造船市场来说,造船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不仅要靠新船订货量明显增加,更有赖于全球过剩造船产能处置。
(朱汝敬: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顾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