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二)

2009-5-1 10:3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
    供应链金融中多种基础性产品的出现,远远早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萌芽。其中,保理业务早在几个世纪前的西方国家就已经很常见。这种保理常常是趁火打劫式的,因为流动性出现问题的供应商往往以很低的折扣将应收款出让给金融机构或其他第三方(Busch,2006)。
    1916年,美国颁布了《仓储法案》,并以此为根据建立起一整套仓单质押的系统规则。这带来了以农产品为代表的各类仓单的广泛签发和流通,这种仓单既可以作为结算手段,也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
    与此类似,早在1905年俄国沙皇时代,也出现了货物质押贷款业务:农民在丰收季节市场价格低时,将大部分谷物抵押给银行,用银行贷款资金投入后续的生产和生活,待市场价格回升后,再卖出谷物归还银行本金利息。
    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概念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世界级企业巨头寻求成本最小化冲动下的全球性外采和外包,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之后,供应链管理一直集中于物流和信息流层面。直到20世纪末,企业家和学者们发现,离岸外包活动导致的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问题以及部分节点资金流瓶颈带来的“木桶短板”效应,实际上部分抵消了生产的“成本洼地”配置所带来的最终成本节约。由此,财务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发现过程开始深化,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浮出水面。
从企业内部分工到企业间的分工
    20世纪80年代以前,纵向一体化是制造业产业组织的主流模式。受市场交易成本的制约,价值链的绝大部分环节集中在单个企业内部。除了原材料需要到市场上进行采购之外,大部分中间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以及最终产品的组装完成乃至销售,都通过企业的内部管理加以对接和整合。
    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生产的分工模式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即越来越多的分工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间。过去,企业间的分工往往以产业或产品为界,而最近三四十年来,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和流程在多个企业间进行分工协作已经司空见惯。
    显然,竞争迫使企业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寻求最低成本,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为这种大跨度的分工提供了政策的可行性,技术进步则保证了这种全球维度的生产网络运行的效率。
    企业间分工使得过去 “大而全”的企业得以集中资源,专注于核心能力的培育,同时,非核心资产被剥离,低附加值的环节被外包给了外围的中小企业。这种模式不但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生产环节的全球性区位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整个产品链的成本(图一)。
    在传统纵向一体化的制造模式下,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主要手段是通过标准生产流水线进行大批量、少品种的规模化生产。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多样化,企业间分工可行性的增强以及信息技术的兴起,市场竞争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不断推出适应不同用户需要的新产品,谁就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全球供应链内部贸易
企业间分工代替企业内部分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外包与采购活动,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全球经济的贸易总量快速增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全球贸易的相关统计数据,1973~1990年,全球制造品的贸易增长速度大约是全球生产总量增长速度的1.8倍,而1990~2005年,这一数字更是提高到了2.3倍左右。
    相比于传统贸易,以企业间分工为背景的贸易活动在产品结构、单笔交易量、交易频率和支付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从产品结构上看,传统贸易主要以初级产品和最终产品为主,而中间产品的比重非常低。分工贸易的情况正好相反,中间产品在其构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由于分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制造业中间产品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从而导致整个制造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由二战前的40%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的70%以上。
    从单笔交易量和交易频率上看,为了适应看板生产(JIT)和品种多样化的需求,核心企业在尽量降低采购库存的同时,希望保障供应的及时性。因此,在采购过程中出现了单笔订单数量下降、采购周期缩短、交易频率提高的特点。据统计,2004年企业间单笔贸易交货价值只有50年前的40%左右。
    从交易的支付与结算方式上看,传统贸易主要采用信用证和托收等结算方式。为了保证信用,购买方企业必须要在银行账户上留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但在分工贸易中,由于交易双方往往保持较长久的合作关系,对对方信用状况比较了解,而且,由于交易频繁,反复开立信用证变得不方便和不经济。于是,赊销结算就被广泛采用,并且经常采取“多次交易,集中结算”的方式。
供应链管理的框架
    分工与制造模式的变化,导致贯穿整个产品价值链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在纵向一体化的制造模式下,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集中于单个企业的管理层。但是,一旦生产环节分散到多个企业,就需要有一个核心企业来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协调。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生产管理实践在最近20年应运而生,这就是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兴起导致传统的企业管理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资源管理的范畴从单一企业资源扩展到了企业集群的资源,每个企业都要尽可能地与自己具有共同市场利益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来解决终端客户的具体需要。二是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管理过程的基本手段。为了实现看板生产和精益生产模式,许多企业在采购、库存、资金管理方面都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各种管理软件和电子网络平台。而为企业之间的交易提供支持的物流公司、金额机构也通过各类电子交易平台提供电子订单、发票、网上支付等电子化服务手段,甚至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提高物流和财务管理的效率。
    总体而言,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图二)。
    供应链管理概念的形成初期,供应链的概念局限于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得到了研究合作关系、JIT关系、精细供应、供应商行为评估和用户满意度等问题的学者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供应链概念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即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也进一步丰富。 (未完待续)
    本连载内容摘自 《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