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带头创新业 龙泉驿科学谋篇新跨越

2009-5-1 0: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4月30日讯(李冰燕 刘斌 赵一 记者 戴翎)城镇融入大成都、产业南北大互动、资源东西大整合、发展水平大提升。战略目标直指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经济强区暨城市新区,总体目标锁定中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十强。日前,成都市龙泉驿区举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辅导报告,市长助理、龙泉驿区委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陈争鸣作了题为《两个带头创新业科学发展富百姓》的专题报告。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敢为人先的龙泉驿人寻找到了新的发展定位——通过对区情的科学审视,在已经连续五年提速发展的基础上,龙泉驿区提出了两个带头的活动主题和新跨越目标。“经过近年来的积累发展,龙泉驿区已具备了带头实现城乡一体化,带头建成经济新高地的现实基础!”面对未来,龙泉人言语铿锵,步伐稳健。
  龙泉人的底气令人信服:从全国来看主要指标已基本达到百强县平均水平,而且聚集的发展潜力超过了很多现有的百强县;从全省来看,龙泉驿区已经是十强县,汽车主导产业布局赢得了先机。从全市来看,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积累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经济跨越式推进、爆发式发展势态已经形成;龙泉统筹城乡发展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了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正在龙泉加快形成。
  围绕两个带头主题和六个工作专题、二十五项调研课题,按照定牵头领导、定课题团队、定目标任务、定工作要求、定完成时限的五定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全区已形成283份调研报告提纲。创新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面向全国开展“如何推进两带头,欢迎您献金点子”活动……通过中心组学习带头讨论、领导干部联系实际交流讨论、基层党组织发动干群充分讨论、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引导讨论、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开放讨论等多种形式,龙泉驿区有效深化了对区情民意的认识,提出了两个带头具体的指标体系,确保了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次产业新格局
  托起“两个带头”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雨露和土壤,在成都生产汽车,有温暖的阳光、充足的雨露,肥沃的土壤,在私家车第三城建设汽车发展基地,不仅可以实现就近生产、就近销售,还能辐射广阔的西部市场。”第23届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期间举行的成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汽车业巨头们的这番妙论预示着龙泉汽车产业美好未来。
  正是看中了成都这个进军中国西部汽车市场的桥头堡,一汽大众在经开区的七亿欧元新投资,将主要生产目前销售最为畅销的速腾和飞腾两款车。客车市场一流品牌——青年尼奥普兰豪华客车生产基地也落户龙泉驿区,项目总投资十亿元,年内首台车就将下线,从而填补西部高档客车空白。
  快招、快引、快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龙泉驿区却呈现出项目风云际会的盛况。四川一汽丰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下逆势上扬,其在龙泉驿区的投资计划没变,而且建设速度甚至连连创造新的纪录,从项目拆迁、场平开始,公司每天都对工地进行航拍,并传真到日本总部。惊人的龙泉速度,让丰田总部都感到有些意外。
  作为龙泉驿区主导产业,汽车产业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两个带头能否实现。为此,龙泉驿区将狠抓整车生产增产增效、汽配产业集群发展、汽车项目招商促建,着力夯实汽车制造、汽车配套、汽车贸易三大千亿产业的坚实基础。
  “我们将积极引导和推动西华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技术学院等专业院校与整车生产企业建立校企联盟,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同时,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部门支持,着眼汽车产业物流体系规划建设,打破物流瓶颈的制约。”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投资服务局局长俞建说,随着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四川一汽丰田、吉利汽车西部生产基地等重点整车项目的加快建设和逐步投产达产,对配套零部件产品的需求将逐步显现,因此,经开区在大力促成一批在谈整车项目落户的同时,将抓好配套零部件项目招商,增强汽车产业发展的聚集力,力争年内形成相对完善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
  集中集群集约的三集发展原则,将同样运用到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中。运用抓工业和抓项目的思路、机制、办法,营造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龙泉驿区规模流转农用地累计达14.1万亩,土地流转为城市资金进入农业,为工业反哺农业打开了通道。洪安村5000亩葡萄基地、西河镇龙虾基地、万兴乡优质干果林、生态鸡养殖项目基地已初显成效。
  如今,龙泉驿区开始酝酿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实践产业发展高度集中。在桃花节期间,龙泉驿区与江苏雨润集团签订协议,雨润集团计划总投资160亿元,对龙泉黄土镇进行统筹城乡建设打造,力争通过三至五年时间的努力,打造一城,即现代农业新城;二中心即成都农产品研发中心、成都农产品信息中心;三园即成都优质种源培育园区、成都农副食品加工园区、成都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园区;N基地即带动全川范围内的N个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发展。
  现代服务业三集发展的号角也已经吹响,该区将推动汽车贸易向西河集中、物流商贸向物流园区集中、总部经济向财富大道集中,规划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创意、酒店会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向特色产业园区集中,以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重为原则,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体制机制新活力
  助力“两个带头”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国有公司——龙泉驿区中心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下,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让龙泉驿区内一批受到资润的中小企业,在逆势中一路高歌猛进。去年9月才组建成立的龙泉中小担保公司,今年一季度就已为十二家企业出具了1400万元的保函,其中五家企业已获得贷款600万元,其余贷款正在办理中。
  作为龙泉中小担母公司的龙泉工业投资公司,表现更是不同凡响,一年来为龙泉驿区内企业融资一亿多元。“我们还将通过收购经开区外企业的模式,规划建设经开区重大机械产业园项目。”该公司有关人士透露,作为政府融资平台,龙泉工投公司将通过整合资源,近期将资产做大到10亿元,从而为全区工业发展提供强劲的资金保障。
  来自龙泉驿区国投公司的数据更加令人欣喜,今年一季度公司仅对安居工程项目投资,就实现了7.8亿元,超出计划投资7.5亿元,新开工项目两个(怡和新城E区、龙华二期BCD),面积约130万平米,在建项目21个,本月底将实现交房面积10万平米,部分项目主体已经封顶,部分主体施工至10层。
  无论是带头实现城乡一体化,还是带头建成产业新高地,对于龙泉驿区来说,钱从哪里来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令人欣喜的是,敢为人先的龙泉人,已经进行了深刻的、持续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为龙泉经济社会发展引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这不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奇迹:龙泉驿区四大投融资公司自成立以来,共筹措建设资金60亿元,对完善龙泉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还是一个人人都看得到的奇迹:快捷的交通网络、现代化的工厂车间、林立的高楼大厦、日益清澈的河流、繁华的商业街道……变化是如此之大,让人很难相信这一切均在几年间发生。
  不仅仅是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在龙泉驿区投融资的创新还拓展到灾后重建项目。在该区最为偏远的万兴乡,就诞生了万兴乡灾后重建合作社这样一个新事物。合作社经龙泉驿区农发局、民政局审批,由万兴乡农民自愿入股发起,区内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企业法人和其他自然人自愿入股参与,为缓解资金紧缺矛盾,推动灾后重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设立的非金融性资金互助组织。
  为解决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经济新高地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龙泉驿区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建发、国投、农投、工投等国有公司,抓紧组建城投、交投、文投等政府融资新平台,健全拓宽投融资渠道。
  为了发展,一切旧有的条条框框皆可突破。为了全方位整合资源,形成强劲的产业发展动力,龙泉驿区与经开区形成了“区区合一”的机制和体制。为了突破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龙泉工业开始跨过龙泉山,与简阳市合力打造成资工业发展区。龙泉驿、简阳首开全国先河,两地干部互任常委,从而实现了园区的快速启动。
  现代农业则走得更远,与湖北咸宁市联手,要在千里之外的湖北,再造一座花果山。“前年种植下的水蜜桃、枇杷、巨丰葡萄苗子,如今长势良好,到后年就可以结果实了。”刚刚从湖北咸宁归来不久的龙泉驿区林业局副局长蒋德贵,此前被该区派往咸宁负责这个跨省合作的农业项目,并挂职咸宁市政府副秘书长,谈起龙泉农民异地创业的情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那真的是在一张白纸上画蓝图,我们完全按照观光农业的模式在规划建设,其综合效应不可估量。”
  “要不是有政府方面出面协调,说实在的,要我们自己单独出去闯,还真有点不敢。”柏合镇爱国村村民王洲礼,是远到湖北创业的土专家之一,他认为,在政府主导下的抱团出击,减少了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当地政府已为基地投入1600万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这让52岁的王洲礼有了大干事业的豪情。事实上,龙泉农民带着先进的技术,带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举动,也引起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湖北省委政研室专程前往基地调研,并建议将这个合作社纳入全省示范农业合作社扶持范畴。
  将有限的资源,变为无限的发展空间,龙泉人要再造一个龙泉。
  发展环境新优势
  护航“两个带头”
  带头实现城乡一体化,带头建设经济新高地,都离不开招商引资上项目。但是,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都要有完备的足够强的城市功能作保障,要有承载能力,要让项目进得来、站得住、能发展。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和蔓延、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如何让龙泉成为吸引国际国内资本争相涌入的项目洼地?除了城市的区位、政策、资源、服务、效率等软硬件外,它的交通网络、生态环境、人才环境、文化环境以及保证项目落户后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的各类生产要素也显得尤为重要。
  而这样的环境新优势,在龙泉驿区这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已经逐步呈现。本月初,一条让成都城东百万人受益的城市干道——经开区汽车城大道正式开工建设。投资12亿元的经开区汽车城大道,道路长24公里,南连双流县新兴镇,北接新都区石板滩镇,是我市未来五环路的组成部分。汽车大道建成后,将结束龙泉没有南北干道的历史,改善南北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更为重要的是,道路的开工建设,将为龙泉驿区“南造、北贸、东娱”的汽车产业布局搭建物流通道,直接串起龙泉驿三大千亿产业。
  畅通与中心城区对接,打通内部梗阻,在龙泉驿区,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路在林中建,人在景中游。老成渝路、成龙路、成洛路、北干道,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的“四路”改造,拉近了龙泉与中心城区的距离,提升了龙泉驿区的城市形象和品位。西干道西延线、国际名城桃园路、龙华路拓宽改造等一批在建和即将开建的重大建设项目,也将让龙泉版块活络血脉,疏通筋骨。
  地铁2、4号线延伸到龙泉,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龙泉段、成简快速通道、龙洪大道、成龙绕城立交、成安渝高速路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加上一批省、市规划建设的重大交通项目,两轨六横五纵的城乡现代化交通体系正在桃花大地逐步呈现。
  “为官一任,要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少做面子工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龙泉驿区工作的思路更加明晰,把夯实基础的工作延伸到生态保护、城乡建设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方面面。加快经开区南部、东部新区21平方公里的骨干路网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厂、变电站等市政设施建设,推进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扎实抓好城市四路和节点的景观建设、198生态带、一渠四河改造、龙泉山生态修复、山区水源建设、五大城市生态公园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城乡生态文明水平。
  有人把企业与投资环境的关系,比喻为候鸟与气候的关系,哪里的气候适合候鸟生存,候鸟就迁徙到那里。近年来,龙泉驿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夯实重大项目承载平台;大力开展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打造一流的国际商务环境,正是遵循候鸟与气候的定律,为投资者提供最佳的兴业气候。
  而今,龙泉驿区构建的环境新优势,还将包括强化土地保障、资金保障、能源保障,物流保障,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今天的龙泉,一方面要向全国乃至全球积极引进急需的高端管理人才、制造业技术人才、财务核算人才、科研人才,加强整合外部智力资源,积极引进外智,建立一支服务经济新高地的高质量智囊团;另一方面,也将加强对专业技术工人的培训,鼓励企业对技术工人进行定期培训和再深造,促进技术工人的智力升级、技术升级,加强转移农民岗前培训,提高转移农民再就业能力。
  已经积蓄了足够发展后劲和发展基础的龙泉,正在成为汇金聚银的项目洼地,成为一座汇聚精英,投资者和老百姓都喜欢的闪耀着人文光芒的美丽新城,为主优产业的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夯实生命基础,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造福城乡人民,铸就更新更大的辉煌!
  结束语
  两个带头是中心工作与全局工作、重点工作与全面工作的辩证关系,两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互为动力、互为目的。带头建成经济新高地是带头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路径和物质基础,带头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带头建成经济新高地的必然结果和强大动力。
  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龙泉驿区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两个加快和成都市委总体战略,以两个带头总揽全局,以扩大投资、促进内需为根本途径,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经开区的龙头作用,奋力实现六位一体、转变方式、经济增长、招商促建、富民惠民、和谐稳定的新突破,带头实现城乡一体化,带头建成经济新高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