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今年钢市运行走势

2009-4-9 14:3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宋继军
    进入第二季度后,在全球经济依然处于低迷衰退的背景下,国内经济能否在第一季度后走出谷底逐渐回暖,已成为市场瞩目的话题。笔者就这一话题,专门对今年钢铁业和钢材市场运行走势作一大略分析,供业内人士把握今年钢市走向趋势参考。
    一、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和钢市运行特点三重性分析
    一是从国内宏观经济层面上看,第一季度总体表现出的基本特点是刺激国内需求、为启动国内经济恢复性增长作准备的三个月。这个特点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投资保持较高增速,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5%;且资金到位态势良好,增长33.6%,新开工项目增加4056个。其二,信贷快速增长,货币供应量猛增。信贷增长是拉动经济的重要指标。据悉,从去年11月起到今年2月份止,四个月内国内新增贷款放量接近过去几年的年度增量,今年1~2月份货币供应量 (M2)同比增长20.48%,由此表明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反弹,信贷向实体经济转移;居民消费贷款也保持增长势头,表明刺激消费的政策正在逐渐发挥作用;其三,企业资金状况改善,企业存款增加,1~2月份增加9954亿元,同比增加8085亿元,表明企业资金周期和支付能力得到改善。由于这种刺激性的措施和启动性工作有个过程,因此从整体上看一季度,需求萎缩状态并未从根本上转变。由于广大钢铁企业和钢材经贸商对这一基本特点认识不足或认识错位,把刺激性措施和准备性工作的到位带来的 “解冻”和 “回暖”现象当成了 “恢复性增长”的到来,直接导致第一季度钢铁生产层面和钢材市场运行层面的错位运作。
    二是从钢铁生产供应层面上看,由于以上对形势发展的错位认识,导致第一季度2月份钢铁生产形成恢复性增长过快,今年1~2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为8134万吨,同比增长2.7%,其中2月份增长4.9%,而2008年底为1.1%;钢材9180万吨,同比增长3.1%,其中2月份增长为8.3%,而2008年底为3.6%。再加上大量进口钢材,2月份钢材进口109万吨,环比增长25%;钢坯进口31万吨,环比增长138%;而钢材出口156万吨,环比下降50%;钢坯出口为零。1~2月份累计出口钢材347万吨,同比下降52%。这种钢材供给大量增加、出口大幅下降的局面,致使国内市场压力加大,库存增加,在终端需求尚未启动而产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必然导致钢材价格的大幅下跌。
    三是从钢材市场运行层面上看,也由于钢材经贸商对第一层面形势的错位认识,当1月份钢材价格略呈回调迹象时,一些钢铁生产厂家过度宣传提价,都使钢材经贸商对市场变化过度反应,而过度采购钢材,并在春节后习惯性拉涨的心态促使下,仍极力上拉行情,更促使了钢铁生产厂家全面复产,资源快速增加,而终端需求有限,供需矛盾激化,社会库存大量增加,所累计压力逐步凸显,再加上市场竞争秩序和营销行为不规范,最终,春节后的虚涨终于转变成2月初的钢价大幅下调,并直接导致钢价从2月中旬以来到3月底连续7周下跌。
    总之,误判形势、供需矛盾、市场秩序不规范是影响第一季度钢铁业生产和钢市运行走势的主要因素。
    二、第二季度钢铁业和钢市走势的判断
    总体上说,第二季度是今年钢铁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和钢材市场运行实现止跌趋稳回升的过渡阶段,从基本层面上分析,将会呈现以下四种走势:
    走势之一,钢铁生产和钢市运行都将会对第一季度发生的问题进行沟通、平衡和调整。从钢铁生产厂家而言,第一季度钢价的持续下挫虽然带来了生产经营的困难,但却使他们看到了市场的真实情况,即:需求在减弱,供给却在增加,钢材产量的过剩不可小视,国内外经济环境给市场带来的压力仍然很大。由此,促使钢铁生产厂家根据一季度市场的表现和趋势来重新研究和调整本企业生产经营策略,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组织和价格调整,要充分认识在产能过剩的状况下,必须经过一段时期的价格低位运行,逐步降低过剩品种的产能,消化库存,才能寻求达到市场的新的供需平衡,并逐步过渡到经济环境的好转,才能走出价格的低谷。
    从钢材市场运行层面而言,钢材经贸商充分利用第二季度市场状况有可能好转的趋势加快消化第一季度的库存是当务之急;要充分认识在目前弱势需求的影响下,今后钢市价格总体上会呈现低位运行状态,并会较长时间在成本线上下波动, “既大涨不了,也深跌不下”,因此在第二季度应观望经营、谨慎操作为上策。
    走势之二,第二季度消费旺季的到来,将会使国内建筑用钢材市场的走势率先有所好转,但预计价位在大部分时间里基本处于低位徘徊;随着开工项目的增多,建筑工地用钢量升温,建筑用钢材价格也有可能在震荡中呈现逐步走高的态势,但涨幅不会太大。这是因为终端需求显效还需要一个过程,高库存也会遏制钢价上涨,另外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也将会直接影响后期市场走势。
    走势之三,市场的 “倒逼机制”将进一步促使钢铁企业更加重视内部挖潜增效。第一季度钢铁市场运行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使钢铁企业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形势仍然很严重,全球金融危机仍然未见底,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明显萎缩,钢铁产能过剩,钢材价格波动,企业经营风险压力仍然很大。 “我们左右不了市场,但可以左右自己企业的工作”。因此,新一轮“挖潜增效”活动正在广大钢铁企业纷纷兴起,在第二季度,树信心、盯市场、抓订单、控库存、降成本、提质量、挖内潜、促营销、保资金链必然形成全行业的主流意识和行为取向。一些钢铁企业强化内部管理、优化业务流程、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运营成本,将任务分解到每个岗位、每道工序、每位员工,可以说,一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全员参与的 “挖潜战”,将会在全行业全面拉开。
    走势之四,新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诸如国务院办公厅3月20日正式公布的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3月27日钢材期货合约正式挂牌交易和钢铁、有色金属等6大行业部分产品出口退税从4月1日起上调等政策和措施的逐步实施,都将给第二季度及其以后的钢铁行业和钢市运行带来正面影响。 (未完待续)
(宋继军:国内资深钢铁经济研究专家,新华社行业特约经济分析师,河北省冶金协会副会长、高级经济师,河北三易通经济咨询公司总咨询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