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危机措施初显成效 指标地区行业有回升迹象

2009-4-8 18:4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组织的“中国经济信心之旅”在江苏连云港举行。在这次活动中,针对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阶段形势、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效果、企业如何在危机中谋求发展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接受了记者采访。 
金融危机产生多方影响 
记者:到目前为止,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 
陈东琪: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表现在:第一,我们的对外投资、国内的资本市场和其他相关市场受到影响。第二,我们的外贸特别是出口受到影响,尤其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的出口快速下降,今年一二月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这是30年改革开放以来外贸经济第一次出现连续几个月负增长。这对珠三角、长三角等出口导向程度比较高的经济区打击很大。第三,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业经济。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超过40%,而涉外经济占工业比重又很大。所以,外部市场收缩,需求下降,对我们的工业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影响比较大。第四,由于影响到外贸出口,影响到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经济,从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去年GDP上半年还在10%以上的速度,第三季度仍然有9%,第四季度只有6.8%这样一个低速增长。这就影响到就业,特别是劳动密集性行业的就业。 
这次金融危机实际还影响到市场信心,影响到我们的市场预期,影响到我们的经济活动。到现在为止,影响还在延续。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发达经济体,危机还在深化,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实体经济都是这样。这场危机波及面之宽,影响范围之大,波及链条之长,影响程度之深,产生代价之大,真是百年一遇。因此,对危机的进一步演化,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战略策略准备。 
股市车市房市似有回暖 
记者: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就您的观察,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 
陈东琪:从去年10月份以来,我们采取了灵活的调整宏观经济的政策,把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保增长、防衰退一个很有力的举措。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从最近两三个月看,有些指标、地区、行业出现了见底回升迹象。有几个表现: 
第一,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几个月上升,由11月的38%以上,上升到今年2月份的49%。出口订单和订单指数也是已经连续3个月上升。 
第二,发电量在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在2月中旬以后,社会发电量和用电量,同比和环比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先行指标。 
第三,广义货币供应量M2连续3个月以上的大幅提升。特别是从去年11月开始,信贷持续几个月大幅上升。信贷的增长意味着国民经济活动对银行资金需求的增加,这主要是公共设施投资的信贷,同时也引导了一些企业的信贷增加。 
第四,从产出指标看,工业增加值增长。扣除自然因素外,和去年11月、12月基本持平,没有下降。工业增加值遏制了下降的趋势。另外一个指标就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指标,今年头两个月达到26.5%的增长,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指标;消费虽然还不理想,但仍然有15.2%的增长。 
此外,从全国各地看,股市、车市、房市都有回暖的迹象。所有这些情况说明,从去年10月份以来,中央出台的措施,应对这次外部经济危机的冲击,到今天为止,已经初步显出了成效。我认为这个成效是值得我们肯定的。我个人认为,这场危机来得很快,来得很凶,影响很大;但是由于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实,应当说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既要防衰退又要防通胀 
记者:如果要您做个评价的话,您认为金融危机已经到了什么阶段? 
陈东琪:我个人认为,从国际角度来讲,危机已经到中后期阶段。对中国的影响,要是做个评估的话,总体已经进入后危机阶段。当然会有一些指标不会很好,例如失业率等等。但是应当看到,这场危机正在发生悄悄的变化。在我看来,这场危机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次贷危机阶段;从雷曼兄弟破产到今年三四月份,算作第二阶段,就是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目前全球经济已经转入第三阶段,这个阶段不仅仅要防衰退,也可能要应对由于货币供应量带来的通胀风险。我个人认为,机遇更为明显。这个机遇,就是我们政府所强调的,调结构、促转型、抓创新、保增长。 
记者:在这样一个阶段,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应对措施? 
陈东琪:这次危机给中国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我们要通过政策操作尽可能减少影响带来的冲击和代价。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想好危机以后我们的选择。在危机中后阶段,研究新形势下的新产业成长非常重要。要在危机后的经济增长中取得竞争优势,需要在危机中抓住几大机遇:第一就是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第二个机遇是企业更有实力来实现联合集中,通过资本重组,可以实现并购,这是实现并购的危机红利;第三个机遇是人力资本的利用和发挥,我们可以雇佣到很高级的人才。 
中国经济经过前30年的发展,刚好要进行一次周期调整,没有金融危机,我们也要进行调整,只是由于和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碰撞,使得我们的调整加快。我们要为未来20年做准备。无论是投资、市场安排还是区域协调战略的创新,都要考虑好长期繁荣的问题。我想,促使这场危机早日结束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新市场、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市场都是新市场,这种新市场、新产业,会促使中国经济有更快的增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