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是建设钢铁强国的必由之路

2009-4-7 1:2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慈洪君
    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产量大,品种门类全,钢铁用量大。大而不强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不强”主要因为技术工艺落后,“高污染、高能耗”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主要特点,在产品结构上表现为精品钢少,普通材多。有关资料分析显示,中国钢铁行业总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4.71%,工业费水排放量占工业排放总量的8.53%,工业粉尘排放量占工业排放总量的15.18%。钢铁企业在许多地区,在扮演纳税大户角色的同时,也是环保部门最为难啃的硬骨头。
    专家认为,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落后产能大约有1亿吨,如果淘汰这部分产能,整个钢铁行业生存状况将大大改观。对于淘汰落后,业内人士早已达成了共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屡被提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华菱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柏平在谈到钢铁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时,大声疾呼, “没有落后产能的淘汰,中国钢铁行业就难以获得新生。”
    淘汰落后产能,于是成为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重点提及的内容。这个为期三年的规划,提出2010年年底前,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5340万吨,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320万吨。2011年底前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相应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这些较以前更为严厉的措施,体现了政府的决心。
    从一个地区眼前利益看,淘汰落后产能似乎是当地政府 “自剪羽翼”。毕竟许多小钢厂是地方税收和就业的主要渠道,少数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淘汰落后产能心存抵触,不能够积极兑现关停承诺,尤其是在市场形势好,企业效益好的时候。从长远来看,果断淘汰落后产能,不仅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还可以促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是一个功在当代荫泽子孙的好事。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实现淘汰落后的目标,控制钢铁生产总量,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地方政府的态度至关重要。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国内钢铁企业分属于中央、地方,以至相关省、市,企业各有各的利益,政府部门也急于出政绩。于是在多年来的宏观政策调控下,出现最多的词就是 “博弈”、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结果只能是收效不大。这是不能忽视的中国特色。
    从市场环境看,前几年国内外钢材价格持续上涨,加之国民经济发展对钢铁的巨大需求,也使得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落实收效甚微。如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低迷甚至衰退,国内制造业深受其害,至今难言见底,钢铁总体产能已经供大于求,可以说是钢铁业提升品质进行产业升级的一个机会。
    此次规划,不但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同进也完善了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可操作性更强。比如从政策层面上,支持钢铁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妥善解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再次强调应比照 《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规定,对未完成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暂停项目的核准和审批。并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及相关国土资源、金融、环保、工商、质检等部门实施联动,共同推进。
    在职能部门进行联合开展工作的同时,为能有效防止虚报、漏报,落后企业更名,以大换小等现象,可以动员社会各界进行监督,比如在相关媒体上定期公布工作进展。
    钢铁产业的设备、技术、产品落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以前先进的现在可能落后了,因此淘汰落后产能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此次规划要求,适时调整更新 《产业结构高速指导目录》,修改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也是明智之举。比如及时提高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以及炼铁、炼钢淘汰落后标准等。在节能减排指标方面,包括化学需氧量 (COD)排放、二氧化硫排放、烟粉尘排放、可燃气体回收利用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环保指标等各方面,均需进行调整更新,要与国际标准相结合。
    总之,淘汰落后产能,是钢铁业面临的最为急迫的任务,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长痛不如短痛”,我们只有克服暂时的困难,才能尽快实现从一个钢铁大国成为一个钢铁强国的嬗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