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不能单纯依靠市场

2009-4-7 1:2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特约评论员 江帆
    钢铁行业的危机已经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了。但目前所出台的所有的政策和措施都突出了要解决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矛盾。那么,如何淘汰落后产能呢?2005年的 《钢铁产业政策》也提出过淘汰落后产能,并不很顺利。是哪些力量推动或阻碍了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国外需求大幅萎缩,钢铁产业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生产的产品卖不掉,只有通过降价促销、限产保价来实现短暂的供需平衡;产能过剩成为了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脆弱的平衡关系随时会被释放的产能打破。钢铁行业不久前经历过一次全行业亏损,可能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只要产业内供需平衡调整不到位,这个过程就会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一次一次将弱者清洗出局。因此,来自市场的压力是推动淘汰落后产能的源动力。如同几年前,各路资源蜂拥进入钢铁产业一样,现在市场用价格的指挥棒引导资源撤退。但是,钢铁产业的退出壁垒偏高,沉淀资本很难变现,退出的资本要权衡利弊得失。
    如果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汰弱留强,促使钢铁产业达到供需平衡,这个过程消耗的时间比较长、效率比较低,对全社会来说也不经济,所以还需中央政府运用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措施加以引导和激励。
    引导是指明方向,应该向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使资源在钢铁产业内高效地产出这个目标努力;激励就是以一定的规范和奖惩措施促使目标的实现。对政策和措施的执行是能否有效淘汰落后产能的关键。路就摆在脚下,走不走?怎么走?一是要看市场传递给中央政府的压力,市场的压力越大,宏观调控政策就越坚决、越果断,被淘汰主体的阻力就越小;二是要看宏观调控政策是否科学、激励措施是否有效?
    目前,淘汰落后产能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地方保护主义和被淘汰主体的抵制。钢铁产业一般而言都是当地的产值、利税和就业的主导产业,如果被强制淘汰,会对当地的经济格局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地方政府,从局部利益出发,理所当然地会抵制淘汰落后产能。一二月份,部分地方政府甚至要求当地钢企不停产,承诺以财政补贴钢厂亏损,可见钢企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同时,地方政府是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主体,一方面是上级行政命令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各地不同的具体困难,两股力量在博弈。政策执行的结果就看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被淘汰的钢企也是产业政策的抵制者。处在钢铁行业内,对行情形势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但作为单独个体,权衡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时候,往往陷于 “公地悲剧”的博弈模式,希望被革命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从钢铁产业的现实来说,生产系统中铁、钢、材的产能要平衡才能有最大效益,若某个环节被淘汰部分产能,剩下的产能则不能完全匹配,市场竞争力更差。像一个病人,没有被治好病,反而被打残了。值得高兴的是,这些问题在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都有较为明确的指示和安排。
    应该认识到,淘汰落后产能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只要供需不均衡,市场将会再一次发出源动力要求淘汰落后产能。从理论上说,需求的快速恢复有利于经济的好转而不利于淘汰落后产能,要利用需求短期内难以恢复的条件,在市场形势严峻的时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同时,要顺利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必须增强动力而控制阻力,结合实际,就是要加大地方政府执行效果的奖惩力度,加大财政补贴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