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纺织行业扩内需绝不能放松出口
2009-4-3 12:2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三展一周”――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和中国国际时装周日前在北京相继举行。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形势怎样,纺织服装企业未来将如何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今年“三展一周”期间备受关注的话题。 纺织服装业出口势头锐减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851.65亿美元,增长速度由年初的26.28%跌至8.18%。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653.75亿美元,服装累计出口1197.90亿美元,增速分别为16.60%和4.10%,纺织品出口增速与2007年相比加快1.6个百分点,而服装出口则放慢了16.80个百分点
而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今年1~2月纺织行业生产恢复较快,但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统计显示,1~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2月份增长16.7%;出口交货值下降8.1%,同比回落18.2个百分点。据海关统计,头两个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72.9亿美元,同比下降20.6%;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46.2亿美元,下降11%。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调查显示,近半数的以出口为主的服装企业订单同比减少三成左右。由于竞争激烈,珠三角地区部分服装企业停产转产,长三角地区承接了大部分从广东转出的产能。
最近几年纺织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纺织展会的火爆。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纺织服装出口受阻,在纺织服装展览会上国际订单呈减少趋势。
在三大展会之前刚刚结束的第十九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就显示了这个趋势。从成交额上看,这届“华交会”出口总成交额为22.4亿美元,比上届下降39.06%。其中,纺织品服装类产品成交12.45亿美元,比上届下降32.47%。
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展位面积及参展商数量与往年相比都明显下降。会展面积由去年的11万平方米缩小到10万平方米,参展商的数量也从上千家减少到800多家。
展会上,虽然不少国际知名品牌也如约而至,但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价位,展位数量也缩水近四成。而主攻海外市场的国产品牌也不得不调整竞争策略,用新设计和新材料来吸引国际订单。此外,不少皮革、皮草制品则在设计中融入了更多中国元素作为卖点。在海宁皮革城的秀场,京剧脸谱、汉字和龙形图案的设计很是引人关注。不少业内人士坦言,面对当前出口困境,国产服装缺乏大品牌的瓶颈尤为突出。
“出口转内销”须经历阵痛期
相比于外销市场的急剧变冷,内销市场却红火依旧。“现在我们的单子多得做不过来。”波司登董事长高德康对记者表示。
深圳部分以内销为主的服装企业也提出,它们更愿意把这场金融危机看成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对于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它们选择了逆势多品牌化扩张。具体措施包括于2008年底和2009年初再推一个新品牌、精心培育高端品牌系列等。
“多年来内需市场一直是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规模以上企业国内销售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六成七上升到2008年的七成七。2009年内需市场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这是纺织行业发展保持稳定的可靠基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说。
为帮助纺织业走出困境,国家出台了包括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在内的多项举措。日前,国家又宣布把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5%提高到16%。与此同时,为了拓展市场,不少外贸服装企业将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这样的转变确实为企业赚得了人气,但这看似繁荣的背后,也有着企业的艰辛。
不少商户告诉记者,在金融危机波及下,不少外贸服装企业为了快速回笼资金,纷纷进入一些服装尾货市场进行超低价甩卖。价格低,质量又好的出口转内销商品,自然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虽然赚到了人气,但纺织行业感受更多的却是苦涩。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说:“价格降低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很多附加值、很多投入得不到回报。”
这些外贸企业大多都是为国外企业贴牌生产的,现在海外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但内销的路也并不好走。由于长年给国外加工生产,这些企业在国内根本没有什么知名度,销售渠道更是少得可怜,更何况,国内商场一般也不允许没有品牌的商品进行销售。那么,把产品拿到尾货市场进行低价甩卖,也就成了这些外贸企业为数不多的可以选择的路。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说:“扩大内需不是平移,不是把国外的平移到这里,他们也要创新,创造新的需求,所以外销企业转到内销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表示,2009年我国服装市场将在拉动内需政策鼓舞下加速发展。市场从产品品类、产品档次、产品功能、产品营销模式、服务人群分类、服务区域分割等各个方面加以细分。企业将更加注重挖掘新市场,产品研发更具明确针对性。市场细分并不意味着企业和品牌将大量增加,相反,随着精细划分而各需求区间有效需求变窄,竞争将更加激烈,淘汰性更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整合的加速在所难免。同时,产业的集约化、集中化是在上一个行业发展阶段的行业分工之后必然的结果。未来两三年将成为中国服装企业的整合之年,通过企业资本、品牌的实质性整合,形成联动上下游产业的纵横交错的产业集团,形成服装品牌集团、服装零售业集团等多种新的企业形式,并通过资本纽带逐步整合国际资源,形成中资控股的服装跨国集团。
外销市场不能轻言放弃
随着国际订单的减少,有些出口企业开始转向内销市场发展,有些企业甚至放弃了外销市场。但是,国际市场真的就不行了吗?外销市场真的就没有发展前途了吗?业内人士指出,重视内销市场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外销市场,只有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稳定外销市场份额,才能在危机过后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和欧洲的纺织服装业呈现不断升级和缩小趋势。基于全球产业分工,美欧不可能在一夜间恢复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如果说中国的外向型企业目前依赖美国和欧洲市场,那么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也依赖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吃、穿、用是具有一定刚性的需求,不可能因为金融危机而让消费者不穿衣服,更多的是减少奢侈品的消费,选择价廉物美的产品。
例如,根据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OTEXA)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同比下降3.41%,而从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还有所增长,同比增长1.10%。这一方面说明,虽然美国市场对纺织品服装的总体需求减少,但是对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仍有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力仍然非常强劲。当然,2009年美国取消对我纺织品进口限制,也促使我国部分原被限制纺织产品呈恢复性增长态势。美国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2月美国从我国进口222类针织布4811.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9%;进口347类男式棉质裤子167.1万打,同比增长71%;进口348类女式棉质裤子439万打,同比增长53%。
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到22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市场就达到38家。出口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纺织服装行业正在建立合理的外销市场布局,通过降低市场集中度和分散市场风险,将有力地促使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纱线、面料和服装出口市场都表现出了多元化趋势。
因此,业内人士指出,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有国际市场的刚性需求,中国纺织行业现在要做的就是苦练内功,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为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眼睛向内求生存的同时,绝不放弃已形成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国际市场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