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GDP集体突进 大项目落地带动

2009-4-28 13: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去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重大项目不断涌现到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而在该园区的推动下,肥东县去年以来工业经济逆势攀升。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完成54.1亿元,增长76.4%。引进境外资金2432万美元,增长34.3%。
在中部地区,这种现象很是普遍。最近,中部省份纷纷公布2009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大部分省份经济数据领跑全国。
显然,国际金融危机之下,对于中部地区GDP增幅来说,“塌陷”这个形容词已经过时。
根据中部六省刚刚出炉的统计数据,一季度,山西GDP出现负增长,完成1309.2亿元,下降8.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0.6个百分点(上年同期增长12.5%)。河南GDP同比增幅为6.6%,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它四省均达到2位数。
其中,湖南同比增长13.1%、安徽11.6%、江西10.2%、湖北10.2%。而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不少省份,如上海、浙江、广东等等,一季度GDP出现小于全国增长率。
4月26日至29日在合肥举行的“中博会”上,中部地区各省负责人希望能在金融危机中化“危”为“机”,实现中部地区的“弯道超越”。
“大项目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是中部省份GDP推高的主要因素。”长期关注中部经济发展模式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对本报记者分析,“这种现象也会维持一段时间。”
第一推动力:固定资产投资
中部六省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3%,而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6%,比全国平均高出5.7个百分点。
其中,以安徽为例,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5.6亿元,同比增长37.4%,增幅比去年四季度提高19.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57.5%、34.5%和38.7%。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在中博会期间透露,今年一季度江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44.8%,全年估计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达到40%以上;在山西,2009年一季度,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1亿元,同比增长21.9%。
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湖北和湖南。
“中部地区固定投资总量并不是很大,因为基数一直很小,而且现在基础设施等领域都需要投资,所以增长是比较自然的。”麻智辉说。
安徽省经委综合处石象斌处长则告诉本报记者,金融危机对安徽等中部地区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晚,所以当金融危机到了中部地区的时候,刚好中部地区正在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这有效地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安徽等地的影响。
事实上,由于中部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优化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因此受到了中部地区的集体追捧。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消费目前拉动现在很难,所以就特别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认为。
根据麻智辉的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在中部起到的效果比在东部起到的效果好一些,“这个是可以肯定的。东部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过20多年的投资已经较为饱和,而中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在中博会期间的“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说明会”上的发言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对GDP的拉动达到两个百分点。
而一位参会官员则对本报记者表示,为什么此次固投效果没有1998年那么好,“一个原因就在于有很多资金投入到东部地区,那里的固定资产投资收益当前并不高,应该投入到中西部地区。”
据悉,相关省份在2009年还将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我们计划今明两年在国家鼓励发展的领域投资6500亿元,其中开工建设铁路3000公里、高速公路3000公里。”山西省省长王君在中博会高峰论坛上这样解释未来的投资走向。
不过,根据麻智辉的理解,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基数增大,总量上升,中部地区这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在一定阶段后会逐步放缓。而房爱卿也在中博会期间提醒,“投资这匹马不能过快。”
大项目落地带动增长
“大项目就是大GDP,就是大财源、大支柱”的说法,在中部地区甚为流行。对于这些处于发展初期的地区而言,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外,大项目频繁落户中部也成为该地区增长的新动力。
香港特首曾荫权就在中博会高峰论坛上脱开讲演稿为中部六省高管和企业界代表讲了一个例子:香港一家企业最近把工厂主要生产线搬到了安徽,利用当地的成本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多元化原材料供应,“发展得还不错”。
记者注意到,从4月初开始,一个月内,上海、常州、无锡等党政代表团纷纷到合肥经济开发区调研招商引资之道,这其中一个大的背景就是大项目频繁落户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何一个中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如此具有魅力?这成为外界考察的重点。根据合肥市经济开发区提供的资料显示,近期以及去年下半年在合肥经济开发区上马的项目单项投资额度较2007年有大的提高。
这不仅仅发生在合肥,在整个中部地区,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山西省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山西全省新开工项目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总计划投资515亿元,同比增长7.3倍,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占全省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比重达87%。
麻智辉对此分析,“沿海地区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利润空间下降,所以要加速向中部地区转移,提高利润率。”
“这些大企业转移到中部地区对当地经济带来的后劲非常大。”麻智辉认为大企业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而中部地区也对这种现象抱有乐观看法,并期待大项目为当地的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在中博会高峰论坛呼吁更多的企业到河南等中部地区投资,“共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去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重大项目不断涌现这个园区。而在该园区的推动下,肥东县去年以来工业经济逆势攀升。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完成54.1亿元,增长76.4%。引进境外资金2432万美元,增长34.3%。
在中部地区,这种现象很是普遍。最近,中部省份纷纷公布2009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大部分省份经济数据领跑全国。
显然,国际金融危机之下,对于中部地区GDP增幅来说,“塌陷”这个形容词已经过时。
根据中部六省刚刚出炉的统计数据,一季度,山西GDP出现负增长,完成1309.2亿元,下降8.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0.6个百分点(上年同期增长12.5%)。河南GDP同比增幅为6.6%,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它四省均达到2位数。
其中,湖南同比增长13.1%、安徽11.6%、江西10.2%、湖北10.2%。而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不少省份,如上海、浙江、广东等等,一季度GDP出现小于全国增长率。
4月26日至29日在合肥举行的“中博会”上,中部地区各省负责人希望能在金融危机中化“危”为“机”,实现中部地区的“弯道超越”。
“大项目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是中部省份GDP推高的主要因素。”长期关注中部经济发展模式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对本报记者分析,“这种现象也会维持一段时间。”
第一推动力:固定资产投资
中部六省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3%,而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6%,比全国平均高出5.7个百分点。
其中,以安徽为例,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5.6亿元,同比增长37.4%,增幅比去年四季度提高19.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57.5%、34.5%和38.7%。
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在中博会期间透露,今年一季度江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44.8%,全年估计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达到40%以上;在山西,2009年一季度,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1亿元,同比增长21.9%。
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湖北和湖南。
“中部地区固定投资总量并不是很大,因为基数一直很小,而且现在基础设施等领域都需要投资,所以增长是比较自然的。”麻智辉说。
安徽省经委综合处石象斌处长则告诉本报记者,金融危机对安徽等中部地区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晚,所以当金融危机到了中部地区的时候,刚好中部地区正在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这有效地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安徽等地的影响。
事实上,由于中部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优化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因此受到了中部地区的集体追捧。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消费目前拉动现在很难,所以就特别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麻智辉认为。
根据麻智辉的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在中部起到的效果比在东部起到的效果好一些,“这个是可以肯定的。东部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过20多年的投资已经较为饱和,而中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在中博会期间的“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说明会”上的发言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对GDP的拉动达到两个百分点。
而一位参会官员则对本报记者表示,为什么此次固投效果没有1998年那么好,“一个原因就在于有很多资金投入到东部地区,那里的固定资产投资收益当前并不高,应该投入到中西部地区。”
据悉,相关省份在2009年还将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我们计划今明两年在国家鼓励发展的领域投资6500亿元,其中开工建设铁路3000公里、高速公路3000公里。”山西省省长王君在中博会高峰论坛上这样解释未来的投资走向。
不过,根据麻智辉的理解,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基数增大,总量上升,中部地区这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在一定阶段后会逐步放缓。而房爱卿也在中博会期间提醒,“投资这匹马不能过快。”
大项目落地带动增长
“大项目就是大GDP,就是大财源、大支柱”的说法,在中部地区甚为流行。对于这些处于发展初期的地区而言,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外,大项目频繁落户中部也成为该地区增长的新动力。
香港特首曾荫权就在中博会高峰论坛上脱开讲演稿为中部六省高管和企业界代表讲了一个例子:香港一家企业最近把工厂主要生产线搬到了安徽,利用当地的成本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多元化原材料供应,“发展得还不错”。
记者注意到,从4月初开始,一个月内,上海、常州、无锡等党政代表团纷纷到合肥经济开发区调研招商引资之道,这其中一个大的背景就是大项目频繁落户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何一个中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如此具有魅力?这成为外界考察的重点。根据合肥市经济开发区提供的资料显示,近期以及去年下半年在合肥经济开发区上马的项目单项投资额度较2007年有大的提高。
这不仅仅发生在合肥,在整个中部地区,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山西省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山西全省新开工项目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总计划投资515亿元,同比增长7.3倍,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占全省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比重达87%。
麻智辉对此分析,“沿海地区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利润空间下降,所以要加速向中部地区转移,提高利润率。”
“这些大企业转移到中部地区对当地经济带来的后劲非常大。”麻智辉认为大企业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而中部地区也对这种现象抱有乐观看法,并期待大项目为当地的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在中博会高峰论坛呼吁更多的企业到河南等中部地区投资,“共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