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一期数据出台 企业在严峻出口形势中看到希望

2009-4-28 12: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我国规模最大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发出信号: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我国的外贸形势在未来的3个季度里依然形势严峻,但至少在一些主要出口产品种类和行业上可以看到积极信号。
第10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4月19日结束了以机电和五金化工产品为主的第一期。20日公布数据显示,本届交易会到会境外采购商共计82520人,累计出口成交130.3亿美元,与去年10月举行的第104届广交会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5.4%和20.8%。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慕新海说,这些数据表明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和蔓延,外部需求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持续萎缩,短期内中国出口仍将“低位运行”。
    但参加本届交易会的企业表示,在严峻的形势中,一些积极转好的信号值得注意。
    慕新海说,统计显示,累计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和累计出口成交额在5天的会展期间降幅是“逐日收窄”的。他说,这是本届交易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而一些企业说,前来洽谈业务的各国进口商成交意愿比去年有所上升,在本届交易会上,几乎各类产品的订单签约率都有提高。
    美的集团品牌管理部总监董小华表示,由于外国企业普遍节省开支,到会采购商多为企业决策层。“来观望的人少了,这使现场签约率大大提高。”董小华说。
企业判断认为,这表明世界市场对价格合适的“中国制造”特别是各类日用必需品的刚性需求在下降的基础上趋于稳定。
    “世界仍然需要‘中国制造’。”董小华说。
为招徕客户,企业各显神通,在严峻的金融危机冲击中,仍然能通过各种方式“危”中求“机”。
    蔡井泉说,该集团将展位增加了50平方米,扩展至300多平方米,从而给更多新产品提供了展示空间,这一措施增加了客商的关注度,也提高了成交效果。
    除了推出新产品外,借机拓展新兴市场也成为了许多企业的共识。
    电器制造商海信国际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晓剑说,海信退出“品牌战略”进军新兴国际市场。在澳大利亚,海信不仅将销售人员本土化,更是在墨尔本的澳网公开赛场馆冠名赞助,让海信品牌家喻户晓,使2008年在澳销售额增长200%。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在本届广交会上调研时表示,尽管出口下滑的幅度有所收窄,但外部市场需求萎缩的态势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相关企业对保持外贸发展既要坚定信心,又不能掉以轻心。
    “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对我国外贸的影响还没有结束。”广交会浙江宁波展团团长、宁波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丁海滨说。1200多家宁波外贸企业参加了本届广交会。
    “现在对我们来说,也需要有持久作战的精神,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需要顽强奋斗。”丁海滨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