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垒当道 路在何方

2009-4-27 19:3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评论员
    本报今天报道了投资1.1亿元的民生工程——昌南汽车客运站 (以下简称 “昌南站”),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汽车客运站,自2006年元旦启用以来,竟然长达3年被 “闲置”!一个设计能接纳1000辆客车、日发送旅客2.5万人次的大客站,竟然日运送旅客只有180人左右!南昌城依旧和3年前一样拥堵不堪,成为一大“奇观”,这是为什么?
    距南昌市中心10公里的昌南站建设的初衷,是为缓解市中心交通拥堵状况。但昌南站属南昌市公交公司旗下企业,归南昌市市政系统管理,而南昌市中心区的客运站归南昌交通部门管理。市交通局担心昌南站从自家长途客运站分食,而不给始发客运班线的审批权。如此部门壁垒,造成亿元投资的昌南站每年亏损200多万元,更造成南昌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毫无改观。
    仅为部门利益,而不顾全城交通、百姓出行大局,这也折射出部分地区交通运输管理的乱局。长期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管理分属多个部门,在当前形势下既影响了我国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科学发展,也影响了现代物流业的科学发展。2008年初,整合了民航、邮政、城建等多部门相关职能的交通运输部成立,实施 “大部制”,自上而下的综合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开始被推进。但这种改革在各地方落实起来,面临着各种难题和挑战,如果缺乏科学的组织协调和有力的政策举措,势必留下一些管理后遗症。
    当前,我们正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积极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规划千头万绪。但 “昌南站”这一典型事件启示我们,抓好物流管理体制的改革,应是首当其冲。因为物流业是个复合型产业,理顺管理体制不仅对当前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升级发展物流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对我国物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比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了发展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等。这些工程的建设落实,势必牵涉多个部门,多个区域。如果我们不理顺管理体制,就难免再次出现类似昌南站的问题。要发展大交通、大物流,就要打破部门利益壁垒以及区域利益壁垒等。这首先需要各部门、各区域从大局着眼,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区域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为现代交通和现代物流的发展,铺平体制道路;其次,壁垒的载体就是部门管理体制,因此需要我们相关政府部门,深入改革管理体制,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