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难解中小钢企融资之渴

2009-4-21 22:3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冯晶 综合报道
编 者 按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日前表示,在内地创业板推出后,工信部将积极做好配套工作,将特别支持钢铁、汽车、船舶、等九大行业中的中小企业优先上市。众所周知,创业板的启动是解决企业融资瓶颈、构建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关键环节。但此次推出的创业板真的会解决中小钢铁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吗?
    在全球经济衰退和中国经济“保增长、促转型”背景下,创业板推出或可被认为恰逢其时。但是创业板真的会解决钢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吗?
    事实上,中小企业包括中小钢铁企业仿佛仍然处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困窘状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融资不畅一直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加之近期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钢价频频下跌,中小钢铁企业的发展更为困难。能否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成为中小钢铁企业存活的关键。
    银根放松能否得到真正扶持
    也许有人会说,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开始放松,企业融资环境在理论上趋向宽松。特别是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代会第二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新增信贷将达到5万亿元以上的目标。这既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体现,又是国家加大投资力度的重要保障。
    2009年3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在采取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贷款后,融资难问题已取得明显进展。
    他说,2008年,中小企业贷款全年增长13.5%,与中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贷款增长速度还是比较慢的。
    如果我们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分析,不难发现,政府的诸多举措出发点非常好。但是,这些举措却很难真正落实,有些政策到了地方因种种原因,也难以起到预期效果。
    比如,2009年中央财政对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增加到96亿元,单从量上看, “96亿元”也仅仅能满足温州一个市304家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 (71亿元),对遍及全国的中小企业来说,连杯水车薪也称不上。
    对于中小钢铁企业而言,虽然年初银行放贷迅猛,却并未受特别倾斜和照顾。
    考察今年初银行放贷资金流向,不难发现,主要是配合中央刺激经济的举措。在政府的4 万亿投资中,近90%被国有大中型企业垄断。相当多的银行贷款都是配合政府项目一拥而上发放完毕。在今年1月份1.62万亿元的贷款增量中,约有90%以上的贷款流向了国有企业中标的政府工程。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讲了一句 “实话”: “想调整现有的结构也是比较困难的。还是要解决大企业的融资需求,因为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如民航、铁路、交通运输等,都是大项目。”
银行细化服务缺失另辟融资新渠道
事实上,银行也不愿意扶持小钢企。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毫不讳言:“实事求是说,经济下行中,中小钢企贷款风险比较大,与银行放贷的成本收益肯定是不匹配的。特别是有些小企业财务报表还不是很规范,所以,对银行来说就有顾虑。银行还要受到不良资产比率等监管,也要考虑到股东的反应。”
    一些小钢铁企业为维持生产经营,只需短期贷款,而银行放贷期限不够灵活,钢铁中小企业宁愿寻找其它借款途径也不去向银行贷款。专家认为,银行在服务功能上还需细化,手段需要更加灵活。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研究中心主任也表示,加大对中小企业放贷力度,银行确实会存在较大风险,不过,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银行对风险的甄别和判断能力比较差。“不能将洗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他认为,银行关键是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向品质优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放贷。
    早在2001年,麦肯锡就做过一个评估,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全球有两种方式,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在整个融资结构中,占比不到50%,大部分企业是通过股权方式融资。而在债务融资中,银行贷款仅占20%左右。如果借助发达国家的这些经验,或许我国的中小钢企融资难问题也能探索出一条新路。
    专家提出,对于民间资金进入可融资市场的渠道必须进一步拓宽。一方面,要进一步打开民间资金的投资空间。民间资金进入比例受限制等问题。如果能打破政策“瓶颈”,放开民间资金进入,自然也就会将银行信贷转移、“解放”出来,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投放力度。
    另一方面,对已合法化的民间资金融资形式应加大支持。浙江省金融办金融一处处长潘广恩说,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当前政策对其融资来源、税前风险拨备比例、不动产抵质押手续办理等方面都有限制,如果能将其定义为“微型金融机构”,让其可以通过银行间拆借市场低息融资,无意将会大大推动这项新生事物发展,从而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更大助力。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投融资部主任刘永利认为,中小企业还无法通过预期收益权来进行贷款。大银行的金融产品也需要进一步创新,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
解决融资难企业自身是关键
    专家认为,中小钢企渡过融资贷款难关,最终还需要“自救”。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几乎所有中小企业都将面临着 “入冬”之后的融资难问题。而其中70%的中小企业又面临着没有有效资产抵押的尴尬。目前,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大银行也相继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并得到中小企业的关注。不过,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问题,还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