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新国际货场:扬帆远航正当时
2009-4-20 23:0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满洲里新国际货场项目作为铁道部2008年重点建设项目和海满复线配套工程及自治区“十一五”重点物流项目,于2008年9月26日,在众多的期待与祝福中开工建设。
该项目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33亿元,于2008年4月份开工建设。满洲里新国际货场建设的投资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铁道部及下属企业投资建设的铁路国际货场项目。分为“两场三区”。“两场”指宽轨场、准轨场。“三区”指集装箱、特货、快运物流区。今年将完成主体工程,预计明年5月31日整体竣工并投入试运营。第二部分是由政府投资的满洲里新国际货场基础设施建设。去年4月已开工,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将在今年10月底前完工。第三部分是企业投资建设的各专业货场。第一个企业投资是由俄罗斯伊利托公司与哈铁局共同投资建设的汽车专业货场项目,将建设汽车拆装生产线,开展出口国产汽车及零配件业务。第二个企业投资是由哈铁辅业集团投资建设的化工危险品专业货场项目及散装物料货场项目,将建设化工危险品换装、仓储设施和专用线。煤炭、铁粉、固体化工品及其他散堆货物货场。预计在明年5月底竣工。
目前,满洲里新国际货场各项建设工程正在顺利推进。记者在满洲里市产业园区管委会了解到:作为新国际货场建设的核心项目———铁路国际货场的建设已于3月17日复工建设,且正在进行准轨场施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于4月1日复工建设,且正在进行南环路施工工程;其它项目包括汽车专业货场、化工危险品专业货场等项目的建设工程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即将开工建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下,物流园区建设热潮风起云涌,中国的物流园区遍地开花,其决定性因素是越来越多的决策者们清晰地认识到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物流业持续10年保持以20%-30%的速度高速增长,使企业成本迅速降低,利润大幅提高。随着物流作用的整合与发展,现代物流真正构成了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成为决定企业在今后的商业竞争中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物流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逐步从生产、流通过程中分离出来,成长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成为联系国民经济中各个重要经济主体纵横的关键环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日本与德国。二战后两国经济亟待迅速发展,彼此均处于经济复兴中期,他们以物流产业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完善物流设施,加速物流效率,推动物流过程合理化,以低廉的成本、高效的运送、优质的服务使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高效有序的贸易物流使以贸易立国的日本经济得以腾飞。而从90年代初开始发展物流业的德国,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后,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平衡发展作出了贡献,还在物流园区的整合带动作用下,对整个欧洲的物流现代化与合理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口岸城市物流建设上投入不断加大,每年拿出千万元用于口岸设施及附属设施的现代化改造。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吉林省分别与俄罗斯远东赤塔州、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开展了国际道路运输,满洲里、绥芬河、东宁、黑河、珲春等10多个口岸开通了长期性的国际道路运输,有客货运输线路近70条,占我国与周边国家开通的客货运输线路总数的1/3。
2009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物流业被列为“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同时借助俄罗斯东部大开发计划落实的契机,国务院东北办牵头制定的《中国东北、内蒙古、新疆与俄罗斯东部大开发合作规划》中建议,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21世纪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物流业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边境经济发展的“先行兵”。这些对建设中的满洲里新国际货场而言,不仅是决策性政策支撑,还打了一针强心剂。
那么,在满洲里建设专业化货场,搭建一个现代化国际物流平台,是不是“跟风”、是不是“虚热”?还是确有必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就让我们一一来解开疑问吧。
制约口岸发展瓶颈三大因素
一是口岸站场空间狭小
口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国际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满洲里这座与东清铁路同年而建市的城市,可以说有了这条铁路就开始了对外贸易。满洲里的优势在口岸,口岸的发展关系到地方的发展,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我国一类口岸,自开放以来,毗邻俄蒙的地缘优势,奠定了其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口岸的繁荣与发展,国家与满洲里市从未停止过对于口岸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加大对口岸站场的扩能改造,使口岸站场的换装条件得到提升和改善。近年来,满洲里经济总量连年快速攀升,口岸建设与经济增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海关统计数字表明:2005年,口岸过货量1752万吨,外贸总值20万美元;2006年,口岸过货运量达2171万吨,外贸总值完成26.2亿美元;2007年,口岸过货运量2400万吨,外贸总值87.3亿美元;2008年,口岸过货量完成2411万吨,外贸总值突破108亿美元。经济发展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自治区盟市级水平。经贸领域已拓展到国内许多发达地区及俄腹地。满洲里口岸作为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在实施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中的作用愈发显现,地位日渐重要,也日益成为自治区对外开放的优势。随着滨洲铁路海满段正式通车,不仅提升口岸通过力,也使得口岸换装后方通道得以畅通。加之俄方这几年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西伯利亚大铁路扩能改造步伐,使存在于两国外部通道的不畅问题得以解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口岸站场的规模就势在必行。
满洲里口岸站所处地理位置在城市狭长空间范围内。受城市规化客观历史条件所制,南北扩展空间已无,东西间发展空间也没有(东到胪滨,西到国门),南面临山,北面是加工区。因此使扩大满洲里口岸站规划面积在这一区间发展潜力丧失。
二是口岸功能缺失
着眼于满洲里口岸站场未来发展考虑,满洲里口岸站场的整体功能显得欠缺。虽然几经改造,使综合换装力可以达到3000万吨,但是相对于长远发展角度而言,确是当时应对俄原油、木材进口的应急改造,且大部分用地及功能都被木材及原油换装所占据。站场内只有换装物,没有仓储场、分类场、集散处等。随着近年来满洲里口岸进口品类逐年增加(例如:汽车、化工、建材、矿石散料、集装箱等),使口岸站场现有功能不能符合需要。
站在高端,审时度势,相比于上海、广东这些发达地区,新一届决策者们清楚地感受到满洲里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和口岸功能不相适应、现有过货能力与快速增长的外贸物流需求的矛盾日益凸现。致使木材、化工、机电、矿石散料等大宗商品的贸易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限制,直接影响了贸易额的增长。没有一个专业化、现代化的集装箱作业场地,来实现各类货物进行集散、中转、仓储、配送、分流、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功能。不但不具备集散效应,更没有形成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
为进一步拓展口岸运输功能,解决发展上的制肘、推动经济发展,将口岸经济、外经外贸推向纵深,从根本上解决满洲里口岸缺少专业货场带来的瓶颈问题,与国际经济接轨,巩固最大陆路口岸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搭建一个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的行业复合型服务的物流产业平台,成为破题之举。而现阶段贸易中的种种业态表明,满洲里日趋成为东北亚物流发展核心的主导区域。培育现代国际物流产业,更是逐步形成国内物流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高效快捷、经济合理的先进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成为实现口岸经济新增长极的迫切需要。
三是口岸安全隐患较多
对于目前进口的原油及危险液体化工品的换装,采用的是抽罐、换轮的方式。无论对于人身安全、场区安全,乃至城市安全都造成巨大的隐患。满洲里口岸换装因不具备分类处理换装危险品类的硬件条件,多次被国家铁道部明令限制从满洲里口岸换装危险化工品,且能够换装的品类也一削再削。导致铁路货运量流失。
因此,再辟“口岸站场”———满洲里新国际货场,它的功能在于承担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物中集装箱、特货、快运、散堆装、化学工业品、汽车机械六大货物的运输,货场内还将设有海关保税,另外还承担一部分公路运量。届时,将与口岸原有换装站场形成合力、互为补充、实现优势联动、协调发展。建设成后,在二连、绥芬河同类口岸中,达领先水平。同时,借助满洲里新国际货场中的国际物流平台来突破发展的瓶颈,实现经济新增长极。
四载艰辛审批,终使项目落地建设
现在对满洲里新国际货场的了解,是项目落地建设全面铺开后的景象了,而在谈起满洲里新国际货场的审批之路时,满洲里产业园区委员会党委书记王喜贵用一句话概括为:四载建设审批路,实在太难了。那满洲里新国际货场项目是如何得到最终立项的呢?
早在2004年,市委、市政府就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建设满洲里新国际货场的要求,那时,由于口岸通过能力能够满足当时需要,且刚刚对口岸进行了扩能改造,使这一立项要求未被批复。随着海满铁路复线的贯通,为极大提升口岸通过能力奠定基础,而口岸发展后的瓶颈问题制约着今后再发展。新一届满洲里市党政领导者为了口岸发展大计,经过一次次讨论、研究、论证,进一步完善其可行性发展计划后,再次申报立项建设。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终于在2006年得到国家铁道部认可,允许满洲里新国际货场作为海满铁路复线配套工程。同年,内蒙古自治区将其纳入自治区“十一五”重点物流项目。随后,哈尔滨铁路局开始对这一立项进行可行性调研,加之办理各类手续的审批,又近两年时间。直至2008年7月,国家铁道部正式批复满洲里新国际货场开工建设。同年9月作为满洲里新国际货场核心项目的铁路国际货场部分建设顺利开工。满洲里新国际货场审批之路的4年,也是满洲里市党政领导们用心血、汗水浇灌的4年,是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艰辛走过的4 年。相关负责人跑各级部门办手续的次数无法计数。
是发展区域经济,提升服务水平和辐射范围,实现多方共赢的重要条件
满洲里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战略重点,位于东北亚经济区几何位置的关键处,对内腹邻东北三省、与环渤海地区相连。外接蒙古国、俄罗斯,与赤塔、红石是近邻。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赤塔工业比较发达,有50多家工业企业,主要有毛纺工业、制革工业、食品加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红石市交通发达,有西伯利亚铁路在此通过,可以通向俄罗斯各地,且公路四通八达,公路可直通满洲里市……满洲里新国际货场的建设既能充分发挥满洲里作为开放城市的前沿的作用,又可以起到对俄、东欧贸易的重要通道与桥梁的作用,还可以为俄方出口的丰富资源找到广阔的销售市场。随着满伊铁路的竣工通车,能够实现满洲里企业与内蒙古自治区内的企业彼此引入。加之新国际货场中由蒙能国际能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满洲里查干湖景区以西的煤炭中转站项目竣工后,借助满洲里新国际货场的物流平台,通过滨洲铁路将煤炭源源输向国内,从而带动铁路周边旗域发展的步伐,使企业发展触角得以延伸。因此,建设满洲里新国际货场将是发展区域物流业,提升服务水平和辐射范围,实现多方共赢的重要条件。
加强国际贸易合作,打通对俄贸易物流大通道
我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俄罗斯之间在资源分布、经济结构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性,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存在着较大的潜力。
在中俄经贸中,满洲里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满洲里口岸是中国对俄罗斯的最大口岸,与满洲里毗邻的俄罗斯地区是资源富集区,俄罗斯能源工业较发达,但农牧、轻工业等较落后,与内蒙古及东北地区经济结构有很强的互补性。近几年双边贸易量,呈持续、快速增长势头。
1992年,满洲里成为四个被国务院批准的改革开放沿边城市之一。从那时起插上了改革翅膀的这座口岸开始了不断的飞翔。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支点,我国环渤海地区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最重要、最便捷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满洲里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70%以上陆路运输任务,90%以上的通关税费都上缴国库。开放后的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运量逐年攀升。据中国海关统计,中俄贸易总额从1992年的19.54亿美元一跃为2008年的10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双方贸易中进口以原油、原木、木材、纸浆和肥料为主,出口以服装、果蔬、机电等为主。这里是我国原油、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中俄贸易的繁荣带动了城市相关产业的兴旺,而不断飙升的人气响亮了满洲里,使双边贸易发展走向纵深。
随着亚洲与欧洲经济联系日益增强,预测在未来市场需求中,集装箱运量将大幅度增长。铁道部东铁集团集装箱货运驻入新国际货场内,将大幅度增加满洲里口岸的换装、储存、贸易能力,使与俄贸易更加顺畅和便利。作为核心项目的铁路国际货场建设后的投入使用,将使满洲里铁路口岸站场布局、资源配置得更合理,口岸功能和换运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并将口岸换装能力从3000万吨骤升至7000万吨。比现在翻一番,满足未来10至20年的口岸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说,满洲里新国际货场的建设必将促进中俄贸易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打通满洲里至俄罗斯物流大通道以及促进对俄贸易战略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层面带来三大优势
微观层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区域物流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市场反应能力,强化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即时销售,明显实现库存成本的削减。及时、畅快的信息使企业实现零库存,投入资金快速周转,降低了资金长期被占用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加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使各企业及物流功能重新整合,减少了交易费用,提高了效益。这种模式使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加强,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提供的这种物流平台,使企业可以构建自己独特的供应、生产和营销模式,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培育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观层面:有助于企业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统一思想,妥善处理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协作整合,系统化地将各企业组合起来。通过重新整合物流资源,发挥物流的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向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意味着一个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宏观层面:通过搭建这一口岸国际物流平台,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集中到满洲里。促进以满洲里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并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招商引资。随着这一产业的不断发展,也会使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加大,使商品、技术、信息流动到更远和更偏僻的地区,有助于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满洲里市真正成为参与国际贸易的经营性城市,带动经济发展是可预见性的,符合我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必要举措。
为建设大口岸,推进大开放,建好国际物流,实现满洲里大跨越
满洲里新国际货场规划用地13平方公里,位于满洲里市西端中俄互市贸易区内,毗邻国门、满洲里国际会展中心,距满洲里铁路口岸站7公里,距机场3公里,与俄罗斯后贝加尔口岸相距11公里,与机场高速公路联通,与滨洲铁路相接。这就使之形成了以新国际货场为轴,以公路、铁路、航空为线的放射型、立体化网络输运大通道,成为中国货物进入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之一。满洲里新国际货场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33亿元,已在2008年9月26日开工建设,适宜办理化工及危险品运输。能够进行专业要求较高的散堆装、集装箱运输。投入使用后的满洲里新国际货场,将搭建一个满洲里与国内、国际贸易往来的国际性物流平台,并在区域经济及对俄贸易中发挥效应。
放眼未来,随着新国际货场项目的稳步推进,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大口岸、推进大开放、建好国际物流、实现满洲里大跨越的指导思想再次被验证。依托口岸,实现信息流、物流、商流和资金流将进一步增大。为提升满洲里口岸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开辟先决条件。也可带动内蒙古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口岸是重要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地区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坚持口岸为全市经济建设大局服务、为外向型企业服务、为外向型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口岸在全市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满洲里口岸的优势,努力构筑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大平台。紧紧抓住一切相关政策支撑,拓展并延伸自身的发展潜力。以科学化输导管理、优质的服务、高效的通关,把满洲里口岸建成中国北方重要国际物流平台。
发挥政策优势,实施公铁、陆空联动战略。让口岸城市中的各类资源在发展中彼此依存、紧密配合、互相促进,形成息息相关的利益共同体。进行联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以进一步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中心和国际转口贸易功能,从而有力地促进满洲里口岸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仓储和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
目前,新国际货场一期6个专业货场[铁路国际货场、化工危险品储运货场、散装物料货场、汽车专业货场、煤炭中转站、综合物流园(包括航空物流区和公路物流区)]已经落实。并与海航、大中华等大企业签订了合作开发事项。建成后的满洲里新国际货场将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合作唱戏的方式运作。本着多方融资、股份制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新思路,以互利共赢、风险共担为原则,使企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实现双方、多方受益。
满洲里市是要发展,但也绝不盲目地引资、上项目,既要对投资企业负责,也要对满洲里的未来发展负责。要为将来出现的新兴贸易品类留下空间,绝对保障满洲里新国际货场的良性运作、健康发展。
现阶段,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满洲里口岸也受到了影响。但是,当新一轮经济繁荣期到来之际,满洲里国际货场所带来的能动效应就会得以显现:最大限度地聚集生产要素、扩大招商、聚合企业、带动产业、创新优势,形成比较完善的口岸物流大平台。借助西伯利亚铁路大通道,促进物流、区域经济、外经外贸大发展。带动新一轮满洲里经济的快速前进,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