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虽见底 对美贸易仍严峻

2009-4-18 11:0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美国受金融危机蹂躏,中国出口亦不能独善其身。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昨举行的研讨会上,商务部官员等讲者均认为,金融危机最坏的时刻已过去,但困难局面仍会持续,此际无法预料何时复苏,中国对美国出口因此将继续面对严峻挑战;有讲者指出,企业应从开拓内需等措施积极应对挑战,并寻找危机中的机遇。   第105届广交会在广州举行之际,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和香港经济日报集团联手在场内举办「金融海啸下的美国市场」专题研讨会。
  美未复原 京应续出招稳外贸
  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副司长王洪波在会上表示,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国,为中国最重要的外贸伙伴;但美国在金融危机下,本年首季的经济估计持续衰退、国内对商品需求下滑,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无可避免受冲击;例如今年1月份美国进口中国的机电产品、家具及化工产品,分别同比负增长9.6%、6.2%及3.8%。
  王洪波认为,美国经济虽有回稳迹象,例如2月份的新屋销售出现7个月来的回升,个人支出现较上一月增长0.2%等;但由于当地失业问题仍未改变,失业率增至3月的8.5%,需求低迷,因此中国对美出口形势仍严峻。她会后补充,当局要继续采取措施促进外贸、稳定企业。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会长溥乐伯(Robert Poole)指出,综合美国50名经济学家的评估,美国今年首季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仍会负增长,反映困难仍未过去。
  石镜泉:企业不转型难生存
  《香港经济日报》副社长兼研究部主管石镜泉认为,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最坏时刻已过去,但坏的情况仍会继续。他举例,美国已采取措施,逐步将银行的资金充足比率由3.3%重新提高至8%,这有助稳定金融领域。
  石镜泉表示,美国储蓄率增加,反映民众不敢消费,令国内需求减少,这对中国的出口不利。
  他指出,中国企业在当前的形势下,应从4方面采取应对措施;一是调整结构,同时发展国内、国际市场;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四是向成本较低的中西部转移。
  他又补充,本届广交会亦已转型拓展内销,让内地的采购商进场,企业亦要从这方面转型,否则难以生存。
  各方对当前形势评估
  商务部美大司副司长王洪波:
  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从一些数据反映危机最困难时候已过去,但未来挑战仍巨大,尤其是美国失业问题仍然严峻,影响对商品需求。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会长溥乐伯(Robert Poole):
  综合美国50个经济学家对GDP的估计,美国的困难日子仍未过去。
  香港经济日报副社长石镜泉:
  金融危机最坏的时刻已过,但未必会很快出现复苏;中国企业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包括国内国外市场并重、淘汰落后产能、发展高技术含量产业、向中西地区转移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