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软硬兼施”

2009-4-14 23:1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洪厚兴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方案的获批,无疑将进一步强化上海港在国际航运中的竞争实力,并大幅提升我国在国际航运和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 “意见”获批后,如何有效推进方案的落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面临哪些挑战,人们十分关注。
国内企业受益
    至少是未来十年,上海终于清晰而明朗地确定了自己的发展蓝图。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 《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业内人士表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案获批后,上海也将有望在2020年成为继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之后的世界第六大航运中心。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将极大提升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功能,能够进一步推动上海参与国际航运竞争,提升我国在国际航运和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对于保障我国对外运输、对外贸易和国家的经济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真虹对记者表示。
    “意见获国家批准之后,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落实。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现在,我们正在等发改委出台相关措施,相信应该不会很久。”真虹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政策仍在修改中,不日将全文下发。上海市关于航运中心建设的配套细则也公布在即,其中包含了10条左右的航运相关细则。集疏运一体化、综合试验区 (启运港等)、航运金融等多个建设方案也即将公布。上海市关于航运中心建设的一揽子政策即将成形。
    获悉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国内港航企业都备受鼓舞。
    “对于航运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意味着与航运有关的‘软硬件’都将获得极大改善,企业将会从中受益。此外,目前全球港航界受金融危机影响,正处于发展的低谷,很多大型船运公司被迫减少航线网络,利润大亏。在这样的背景下,无疑让航运企业看到了早日走出低谷的希望。”中海集运有关人士对记者称,“而港口方面获益将会更加巨大。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对上海港提升国际竞争力非常具有意义。”上海港有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它能够促进港口硬件环境的改善,吸引更多船公司的进驻和开辟更密集的航线,同时也能大幅提高港口的货运量。”
    据其介绍,上海港近来正在抓紧学习意见,并将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
发展路线确定
完善集疏运体系优化港航结构、依托航运服务综合试验区打造航服产业链、发展航运金融向航运高端服务业迈进是上海此次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三大主要板块。
    “这三大板块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支撑和保障,也是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路线图。”上海海事大学水运经济研究所教授徐剑华对记者称。
    当前,以上海港为中心的综合集疏运系统严重失衡。铁路直通码头既可以减少货物堆场的成本,又可以提高运输效率、节能减排,但目前我国“海铁联运”的比例仍没有超过0.5%。同时,江海不能直达增加了沿江中转成本,支线泊位建设滞后影响支线运输效率等又制约了 “水水中转”。随着上海港货源逐步由长三角向长江中上游、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公路为主的集疏运系统越来越 “超负荷”,迫切需要向水路、铁路转移。
    “集疏运体系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 ‘硬件’体系,尤其是在综合集疏运系统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徐剑华说。
    同时,业内专家认为,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现有条件下,依托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打造航运服务产业链将有利于推动航运服务业的发展。
    “洋山港保税港区作为国内首个保税港区,在集装箱吞吐量的保证下,其‘港口’功能已经实现,但保税港的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徐剑华指出, “以启运港制度为例,启运港是保税港的重要功能,也是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内容之一。”徐剑华说,尽管这一制度有着吸引货源等诸多优势,但由于涉及到退税问题以及其他操作方面的难度,这一制度至今未得到落实。而发展综合试验区有利于很多未落实的政策真正得以落实。此外,航运金融则是支撑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不过,徐剑华还认为,尽管上海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路线图已基本确立,但在建设标准方面仍然模糊。
    “国家提出上海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那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建成,目前这个标准还是比较模糊的。”徐剑华指出。
    据其介绍,国际航运中心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英国的伦敦,注重于航运交易、航运信息、航运经纪人等软环境;二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中转型港口,集中于国际中转;三是以鹿特丹为代表的腹地型港口,主要依靠腹地的集装箱源。
    “上海发展国际航运中心该朝哪一个方向发展、标准是什么,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徐剑华说。
软环境需夯实
    “我们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建设。这也是上海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 ‘短板’,主要体现在航运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中介、航运咨询等方面。我们新一轮航运中心建设的主攻方向就是建立起有效的航运服务体系。”真虹表示。
    目前,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集中在货运代理、船舶代理等下游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以金融、保险、法律、信息服务为代表的高端航运服务产业规模比重低。比如,在航运金融方面,上海在全球市场中所占比例非常小,由于缺乏多样化风险对冲工具和令客户满意的金融产品,上海的船舶融资和资金结算业务逐步显现向境外转移的趋势。与此同时,上海航运保险、航运服务中介机构等方面也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有的甚至还是空白,远远落后于伦敦、香港等海运服务业发达的国际城市。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必须要在航运服务体系方面大力发展。”真虹称。
    “软环境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保障,其主要表现在航运金融、法律环境、通关条件三个方面。”徐剑华也表示。
    “国家为什么要同时提出建设国际航运、金融中心。原因就是航运中心是非常需要金融支持的,如果不是金融中心,就不可能成为航运中心,然而我国在航运融资这一块却非常薄弱。同时,法律环境和通关条件也亟待改善。”徐剑华认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