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整车厂联合采购会成为一种趋势?

2009-4-14 15:0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联合采购在中国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利嘉伟:在中国有联合采购需求的整车厂不会太多。联合采购在全球来说不是很新鲜的事情,在汽车行业
一直都有发生。理论上非常好,但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在中国有联合采购需求的整车厂不会太多。 主要出于竞争的顾虑。企业并不是希望将采购产品的行业价
格降下来,而在于把自身的采购相关成本降下来,这样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更有优势。 
在国外有过实例,如一家日用品,一家汽车行业,还有一家电脑企业,三家一起采购电脑,由于是非竞争
对手关系,只要采购物品达到一定量,去跟供应商谈,应该是可以拿到一个合理的价钱。 
成功的联合采购需要的条件 
1、参与方需要全心全意地把数据等相关的资料共享。 
2、参与方要有很完整的规划操作运营计划,征对联合采购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具体实施联合采购的难点主要有: 
时间--议价,谈判所花时间过长。五家需要逐一议价。 
价格--并非是量越多,价格越好,市场的变化很快,如果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快速做出反应,不见得会有价
格优势。 
产品型号--产品型号千差万别,如通用和大众要想联合采购,一个是德国型号产品,一个是美国型号产品
,合作很困难。尽管五家产品基本建立在国内层面,但还是有产品型号的很大差别。 
利益协调--竞争对手之间利益(五家之间有实力差别,采购额和自己成本利益之间孰大孰小);与供应商
关系利益(买卖在中国更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很多人性化问题难以协调,五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供应商体
系),如五家联合采购,在供不应求的时候,供应商先供给哪一方也是个协调问题。 
市场反应度--过度集中容易造成对市场反应过慢 
资源公开--联合采购势必要求数据透明化,如采购规模,采购额等,容易使竞争对手之间难以协调。 
成本--建立在生产层面基础上的企业联合采购有难度,采购成本能否控制在一个较合理的额度比较困难。 
联合采购不会成为主流,某些企业会在某些领域有所尝试 
陈文凯:联合采购不会成为主流,但是可能会在一些小的领域有一些尝试。 
不同的公司,没有资产关系的公司,联合采购是很难操作的。具体有以下难点:第一,汽车行业非常不标
准化。不像电脑IT行业,鼠标啊,CPU接口都是一样的,这个行业很标准,既然大家标准差不多,一起来
买很容易。但是汽车行业最大的特点,标准差异千差万别,两个整车厂之间的标准,基本上很难是一样的
,即使同一个公司,不同车型,它的标准都不一样的。如果要联合采购做得好的话,首先是在研发和标准
领域先确定,先要统一,如果这个不统一,前面双方车都定好了,然后再这个车子某个相同的部件进行联
合采购的话,其实它对于供应商来讲没有意义,意义不大,因为它的东西不是一样的东西,要重新开模来
做,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第二供应商也是比较强势的。供应商真正符合OE配套能力的供应商也不是特别多。比如宝钢等原材料供应
商也很强势,其实你联合采购从标准角度来讲容易统一,从实际谈判角度来讲也很难去实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