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运危机全世界只张荣发看得准

2009-4-13 11:1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总裁的价值,在形势一片大好、业务顺利时没人知道,但景气转坏、业务大跌时就显露出来,摆在大家面前接受评估。台湾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这个全球数一数二船运界的总裁,以独到的眼光,避开了目前冲击全球船运业的金融风暴。 
  三年前,当船运界认为形势一片大好,纷纷订购新船以迎接美好前景时,台湾长荣集团(Evergreen Group)总裁张荣发接受英国航运专业刊物劳氏日报(Lloyd’s List)访问时表示:长荣不打算造新船。当时,人们认为他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现在才知这才是正确的判断,全世界只有张荣发看得最准。 
  张荣发(81岁)在新加坡接受访问时说,当时法国航运公司CMA CGM董事长来见他,要和长荣合作造大船,而且要造可运载1万2000个标准箱的超级货运船。张荣发认为建造大船的风险太大,因而拒绝了这个建议。“造这么大的船,经济不好时怎么办,不可能支撑这么大货运船。” 
  “三年前,我已预感到经济会坏,也做了准备。一句话:造船时,要考虑到经济坏时能支撑吗?” 
  张荣发精神抖擞,访问过程以闽南话作答。说到当年赶着订造新货船的其他船运公司时,他这样形容:“他们在哀号痛哭。” 
打算在经济最坏时期造船 
  这个全球数一数二船运界的总裁,以他独到的眼光,避开了目前冲击全球船运业的风暴,将金融危机对长荣集团所造成的冲击减缓了。 
  而在今天,张荣发发现时机到了,他准备造新船了,可能在明年或后年。他打算在最坏的时期造船,这个时期造船成本会下降。但在作出订购新船决定时,张荣发首要考虑的还是一点:在经济坏时能支撑吗? 
  当船务界往造大船的方向发展时,张荣发始终认为,运载1万2000个标准箱的货运船太不实际了;一艘货运船运输七八千个标准箱最适当,但8000个有些大,运载6000个最好。 
  1968年,张荣发购买一艘二手货船,进入世界船运的舞台。41年后的今天,长荣集团已发展为一家价值数百亿元的国际性集团,业务范围包括船运、航空、酒店消闲;后来又更多元化,延伸到支援性服务业务,例如陆路运输、集装箱码头、物流、航空膳食。 
  他在1988年成立了财团法人张荣发基金,陆续设立海事博物馆、交响乐团、文物馆、国际会议中心,以及清寒助学金及公益赞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