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国美模式 资金链脆弱 物流配送脱节 京东扩张背后隐忧凸显

2009-3-9 0:1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国内B2C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07年的46亿激增至87亿元,而2009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118亿。即便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B2C行业依然呈现欣欣向荣的情景。  

  在国内众多B2C网站之中,京东商城的发展速度可谓是“一枝独秀”。2008年京东的强劲增长,为其赢得了第二轮2100万美金投资。在外界对京东一致保持看好的情况下,其实自2008下半年开始,京东高速扩张背后所带来的问题也已经逐渐显现。

  物流配送脱节 用户投诉增多

  与京东的高速成长相比较,其在物流方面的发展脱节就格外显得“刺眼”。2008年京东商城以惊人的40%交易量成长率,成为目前网络B2C中第一网络商城。但是,在交易量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消费者对于京东商城的物流配送服务的满意度却在逐渐下降。

  “配送不及时是家常便饭,随便取消用户订单也是时有发生。最麻烦的是送错货,快递不肯退,一定要走一遍京东的退货流程,不只是耽误时间的问题,在购物体验上大大折扣。”有着多次在京东网购经验的俞先生向记者反映。

  一位署名“leewoods”的网友在IT365渠道社区发帖写道:今天,我打了无数个电话给京东客服,但一个也没有接通!晚上回家上网发现,原本今天说好到的京东订单3289540居然消失了!任何记录也没有!实在叫人气氛!

  类似这样用户对京东商城的投诉在网上所处可见。用户在针对物流配送问题向京东投诉无果后,便开始寻找其他的途径进行控诉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其中最为多见的就是在各大论坛发帖鼓动大家不再去京东购物。绝大部分用户表示若京东无法很好的解决物流问题,则不会再去京东购物。

  据悉,京东商城目前的物流模式主要以自建和外包两种方式所结合。针对订单量较大的上海、北京、广州以自建物流为主,提供相对优质的服务。而在订单相对分散的二、三级城市则是以外包物流为主,以扩大覆盖范围。

  其实,针对物流配送方面的种种问题,京东在得到第2轮投资时,便以展开在这方面的投入。根据刘强东介绍,去年京东新增了1000多名员工到客服、销售、物流等岗位,但从效果来看仍然不够。

  “京东现在还是鼓励北京、上海、广州客户自提订单的,我想主要是因为物流环节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结果。”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子商务平台自建物流成本高、难度大、收效少,第三方物流将是未来电商平台最佳的物流解决方案。但目前国内的物流大环境不好、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物流问题长久存在的后果必将是大量用户的流失,因此这已然已经成为了京东这类B2C商城未来最大的发展瓶颈。

  复制国美模式 资金链脆弱隐忧

  对于电子商务B2C平台而言,能够对其经营直接造成影响的无非是产品供应链以及最终用户。京东最为一个网络渠道商的角色,同样避免不了来自于供应商以及最终用户两方面的压力。

  更多的货品,更优惠的价格,吸引更多的用户,从中以进销差价来获得盈利,是渠道商经营的关键,同样也是一个B2C网站经营的关键。其实,在产品供应商方面外界对于京东一直存在着不少争议,而传统渠道对于京东的抵触情绪也从来没有间断过。

  从近几年京东的发展成长过程来看,从前其要向厂商直接拿货几乎是相当困难的事情,而进货的主要渠道都是通过代理商。而近几年来得益于京东低价策略的收效、市场销量的不断提升,如今京东大部分商品都实现了从厂商直接进货。

  “京东的走的量确实是相当的大,对于我们而言,其一个星期的销量几乎等于整个传统渠道分销、零售总量的一半。”某知名电脑外设厂商市场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也正是鉴于厂商对于京东商城这样一个平台的过分依赖,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京东开始逐步借鉴国美对于供应商的控制方式。

  “也许方式有些激进,但这也是京东发展那么快的原因。”近日,京东商城一位已离职的业务经理向记者透露,京东商城确实有拖欠厂商货款的操作方式,而这也是公司为了更高速发展,刻意扣押货款抑制厂商所制定的策略。

  确实作为网络3C卖场京东与国美有着许许多多相似以及共通点,但去年黄光裕被调查事件后,同样可以发现这种操作模式所存在的巨大隐患。在国美动摇的期间,部分供应商对于国美的态度摇摆不定,也正是因为扣押货款的原因使国美的资金链问题曾经一度遭遇危机。

  这一个例子不得不引京东商城,甚至更多B2C平台的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京东目前引入了第2轮21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但就京东而言,本身在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基础建设仍然需要大量资金。而扣押厂商货款的操作方式很可能在突发事件影响下对其资金链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