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机铁设前海口岸拟两地两检

2009-3-7 14:4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3月3日,在京参加两会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会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双方同意将签订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曾荫权会后公布,加快深港机场联络线的配套口岸建设,明确表示要在联络线深圳段的“前海”设立口岸,这也是首次明确了口岸选址。
深港机场可实现优势互补
据了解,早在去年10月,深港专家组已经完成《深港机场联络线前期研究报告》,报告透露,深港机场联络线拟定主线路由深圳宝安机场至香港国际机场,经停前海湾站,并设有1条支线,连接将来深圳的新市中心前海,及香港未来新发展区洪水桥,连通港西铁,全程50公里,中间需开通7公里深港跨境海底隧道。届时往来深港两地机场车程可短至20分钟。
对于机场联络线的配套口岸建设,这次特首曾荫权明确表示,要在联络线深圳段的“前海”设立口岸,首次明确了口岸选址。而通关模式则倾向沿用两地两检方案,据港府消息人士透露,其中一个考虑方案是仿效现时粤西地区搭船到香港国际机场登机的“借道”形式安排,即未来内地居民可先于“前海”口岸设施内做好内地的出境手续,然后便可往香港国际机场登机。
“深圳机场具有内陆航班优势,香港具有国际航班优势,通过机场联络线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这并不存在两个机场竞争抢客源的可能。”深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长郑艳玲表示。
应统一两地检验模式加速通关
香港中文大学利丰供应链管理及物流研究所主任张惠民认为,当前关键是要统一粤港两地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深港两地的货柜车都是两地两检,原因就是内地和香港各有各的验证技术。如果货车能在发货地检验完毕,直通关口,就不至于形成关口瓶颈。或者,货车出发时,被锁上电子锁,通过电脑全程监控,等到达目的地之后再解锁检验。
林锦仪建议,香港要建立联通内地的公路网、内地要缩短报关时间,简化报关手续,完善配套设施。与内地铁路开通直通联运,简化过境手续,与内地铁路网络接轨。
林锦仪表示,政府要对兴建10号码头作出决定,可考虑由政府出资兴建。由私营机构经营管理,和内地港口合作联运。而在目前邮轮码头计划上,与珠三角港口合作,发挥香港优点成为亚太区邮轮母港。
林锦仪认为,香港的物流业也无须一味地悲观,毕竟,内地第三方物流行业尚未成熟,内地物流外包市场仍有发展空间。
对于航空业,香港航空公司代表协会副会长吴祖献把粤港两地的航空物流业比作一大块饼干,其实,只要双方合作,饼干会越做越大,每一方都吃得饱。比如,利用香港现有优势、构建区域航空网络,投资、入股内地机场。香港可以把软实力,如一流的机场管理技术注入内地机场。又如,香港专注于国际市场,深圳可作为内地旅客飞往世界各地的中转站。
粤港机场港口亟须重新分工
粤港将成立研究小组,对机场群、港口群明确分工优势互补,避免无序竞争
3月3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会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双方明确表示粤港将会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对粤港机场群、港口群的发展作规划和定位,以明确分工,优势互补,避免无秩序发展和恶性竞争。港府新闻发言人表示,大珠三角区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和航空港,粤港双方若能在《珠三角规划纲要》的框架下进一步明确分工,优势互补,必能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创造多赢局面。
物流业求变无序竞争到分工共赢
香港工联会物流及交通行业委员会总干事林锦仪告诉记者,目前,香港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较去年同期下跌了27.1%和21.8%.一时间,香港约3000多间中小物流公司遭受致命打击,大量职员开始遥遥无期的无薪假期。这是香港物流业从未有过的颓景。
过去数年来,香港物流业一直和深圳盐田、蛇口、广州南沙等港口竞争。按约定俗成的分工方式,广州几乎垄断了内贸航线,香港只能和深圳争夺国际航线。即便如此,有从事物流业的人士批评,高地价拉高了本港处理货柜的成本,每个货柜的处理费比内地平均贵上1500元,导致物流业竞争力不断下降。
至于公路运输,因为油费、人工费等成本,香港的陆路运输价格一直高居不下。一从事物流行业的老板叹息,现在,东莞的货柜车情愿直接开到深圳盐田港,只要花费500多元,到香港的路费是1000多元。
港府新闻发言人表示,大珠三角区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和航空港,粤港双方若能在《珠三角规划纲要》的框架下进一步明确分工,优势互补,必能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创造多赢局面。与珠三角地区紧密协作,确保在发展港口和机场方面能够明确分工,布局合理,优势互补,以保持香港作为亚洲区内重要港口和民航中心地位。
业界呼声粤港港口应形成协调机制
就特首曾荫权在两会上提出粤港深度合作意见,深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长郑艳玲认为,粤港港口之间已经形成恶性竞争,中央政府必须出面进行统一规划。
“深圳从1997年开始建设码头,在去年困难的经济环境下,仍保持3000亿元的进出口额,但深圳港是定位出口远洋。而一向以内贸为主的广州,近年也在南沙建设了出口远洋的港口,这是经过中央批准兴建的,所以在码头建设上,国家规划是存在重复的。”郑艳玲认为,显然粤港之间的港口竞争已经进入恶性阶段。
面对内地港口的竞争,香港物流业似乎招架不住。香港工联会日前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已有近4000多名香港物流业工人失业,占到全港物流从业者的三成。除金融海啸的大环境因素外,内地港口的竞争成为香港业界讨论的焦点。对此,郑艳玲并不认同香港人的看法,“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作为珠三角唯一的转口贸易港获得蓬勃发展,但珠三角经过多年发展,必然会建设自己的港口就近转远,而且内地港口也具有成本优势,所以香港应该反思港口的发展思路,不能一味抱怨内地港口分流货源。”
郑艳玲认为,目前珠三角已拥有5大机场、未来有3个发展成千万箱级的货柜港,这些设施如果不能协调好,肯定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这需要政府层面出台相关的政策进行规划和引导,“我认为各港口可以共同形成一个协调机制,或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尽可能避免恶性竞争。”
粤港基建合作
●粤港将会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对粤港机场群、港口群的发展作规划和定位,以达到明确分工,优势互补,避免无秩序发展和恶性竞争。
●除继续推进港珠澳大桥、莲塘/香园围口岸规划等项目外,双方同意要加快探讨推进港深机场联络线的建设,并在港深机场联络线深圳段的“前海”设立口岸设施。
粤港环保合作
●双方同意共同制订持续改善珠三角空气质量的减排方案,逐步采用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标及排放标准以及发展珠三角区域的循环经济产业,鼓励开展物料回收、循环再用、转废为能。
香港今年争取完成2010减排目标
将与内地合作制订2010年以后减排目标
2002年,香港和广东签署了“2010减排目标”,以1997年为基准,将珠江三角洲区内4种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在2010年或以前大幅度削减20%至55%.
香港环境局局长邱腾华之前表示,以2007年整年计算,3种污染物,包括氮氧化物、可吸入悬浮粒子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3种污染物在2007年已分别减少了20%至50%.这和2010年减排目标,无论在走势或趋向方面皆符合。
至于香港人最担心的第四种污染物二氧化硫,它是香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接近9成的二氧化硫出自发电。昨日,环境局新闻发言人表示,现在香港两家电力公司正分阶段为它们的燃煤发电机组加装脱硫系统,预计发电行业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会在2010年时大幅下降,达到两地政府订立的减排目标。
邱腾华说,香港的目标是要在今年争取达到“2010年减排目标”。同时,也开始为2010年以后订立新指标。无论如何,必须和内地合作。
粤港促循环经济创绿色商机
2008年8月,香港和内地签订的清洁能源备忘录实质上给予了香港使用更多清洁能源的机会。备忘录承诺通过西气东输的二线,新建到深圳的天然气管道以及省内合资新建的液化天然气输送站,推动珠江三角洲增大天然气能源的使用份额。因此,香港有决心通过天然气发电的比例从28%增加至50%.
昨日,香港环境局新闻发言人回复记者,西气东输二线项目东段工程已于今年2月7日动工。西气东输二线项目将通过深港支线向香港供气。两地企业正积极推进合作,加快推动有关管道接驳至香港的兴建工作。现时预期可于2013年或以前完工,输送天然气至港。
邱腾华表示,粤港两地要研究促进地区性的循环再造产业,共同创造绿色商机;加强粤港企业在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的合作和发展,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共同提升区域企业素质的优势。
粤港环保合作主轴:改善空气
去年3月,香港特首曾荫权向广东省提出《绿色大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的构想。8月5日,粤港合作联席会议采纳,并在以往的合作基础上,制订较全面的前瞻性区域环境合作模式,重点是将大珠三角地区建设成低碳、高科技、低污染的优质生活城市群。这意味着未来,改善空气质素仍是粤港两地合作的主轴之一。
为提高粤港环保合作的层次,将区域环保事业与国家环保事业衔接,去年12月,粤港同意共同致力争取把建立“绿色大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工作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升大珠三角区域整体的竞争力。
那么,建立“绿色大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香港和广东如何发挥各自优势?邱腾华说,香港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转介管理经验及制度,促进环保科研,并结合大珠三角在生产的优势,将环保结合到两地的产业结构当中。香港还可协助引进国际认可的各项指标及排放标准,支援珠三角地区的工业进行清洁生产,帮助港资企业升级转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