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有道门槛了

2009-3-4 11:3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张签名
    笔者参加过几次物流标准研讨会,发现每当谈及物流行业的市场门槛问题时,大家就顿时一片沉默。
    目前,关于食品物流行业,特别是冷链物流企业的市场门槛问题,确实是这些年来从政府到专家都讳莫如深的敏感话题。
    何以敏感?原因众所周知。但我想,除了顾忌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物流行业的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企业,确实是有些落后了。而且,不是数量的落后,而是质量的落后。也正是由于这种企业数量多,但质量差的严重反差,使得我们的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制定物流行业标准时谨小慎微,不敢在企业经营资质上设立门槛,也就是说,基本上还没有强制性国标。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因为缺乏市场门槛,所以基本谁都能进来;又因为都能进来,造成行业从业者众多,所以便更不宜设置门槛,以免造成就业困难。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现象,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惟一的办法,还得要靠设立一道物流企业经营资质的市场门槛——这个门槛就是国家强制性标准。
    当然,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行业实际,设立门槛的过程可以逐步进行,但首先必须跨出第一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众所周知,食品制造企业对从业人员都有健康标准,而从事食品物流的企业,如今好像还没有。这里,某些企业似乎钻了一个政策上的空子:一说到享受国家绿色通道的政策扶持,就把自家往食品行业上靠;一说到确保食品安全,就把自家往仓储运输行业上靠。而《食品卫生法》和即将出台的 《食品安全法》,则不管你是不是食品生产企业,只要是接触食品的从业人员,都必须符合法定的健康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当制定的是在国家大法指导下,与食品物流企业经营资质有关的强制性健康标准而已。
    以此类推,对于冷链物流企业的硬软件的诸多相关标准,也应逐渐地制定一些有可操作性的国家强制标准,或把现有的国家推荐性标准过渡到国家强制性标准。也就是说,要尽快把已有的一些虚设的门槛变成真实的门槛。
    标准是为了推动行业进步,制定标准是政府的事,也是企业的事。标准日益严苛,你若无动于衷,就无异于在市场这个汪洋大海里刻舟求剑,并最终被市场所淘汰。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现在,无论对物流行业还是企业来说,都到了该有道门槛的时候了。
    (本文作者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