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高桥打造国际贸易城

2009-3-31 23:3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外高桥“二次创业”目标
    
    近期目标:实施“贸易聚焦外高桥”战略,用2-3年时间,把外高桥保税区打造成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上海国际贸易基地。
    
    中期目标:用3-5年时间,把外高桥培育成面向亚太地区主要城市和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城市配送中心及跨国公司最重要的贸易结点和物流环节。
    
    远期目标:将外高桥保税区建设成为融入世界经济格局,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充分体现贸易便利化的外向型、多功能、高度城市化的国际贸易城。
    
    今年2月,浦东外高桥保税区的进出口额达到31亿美元,比上月增长6.7%。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冲击不小,眼下进出口“不减”已属不易,外高桥是怎样做到“不减反增”的?答案:面对危机不消极、不被动,而是更积极主动地进取。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外高桥加快推进以“打造国际贸易城”为目标的“二次创业”,这个月,又新推出了45项措施。
    
帮助企业拓展业务
    
    上海近铁物流有限公司是外高桥保税区内最大的物流企业之一,客户中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它有许多客户的仓库设在国内各地,而把货物运到保税区,每开进一辆货车,就要办相关的通关手续,因为怕耽搁时间,有些业务不得不放弃。能否实行更便捷的通关方式,帮助企业把这些业务承接过来?近铁公司总经理刘昉提出的这个问题,正是保税区内一大批想要拓展国内业务的企业共同关注的。
    
    一个多月里,外高桥管委会、集团公司和保税区海关的领导与刘昉碰面讨论了不下10次,2月28日,问题解决了:借助海关推出的保税延展货物电子监管系统,公司输入运出货物的电子数据发给海关确认后,直接在网上下载带有条形码的电子确认单,所有非保货物无须再经通关审批手续,可直接进出保税区。“现在一个月集中核一次,时效至少可以提高50%。”刘昉告诉记者。3月10日起,这一保税延展货物电子监管系统在外高桥保税区内全面推开,所有区内诚信记录良好的企业均可向海关申请享受此项便利。
    
    记者还了解到,保税区经核定实行“分批出区,集中报关”通关模式的分拨中心去年底有46家,今年扩大后将超过100家。以前,出了保税区销往国内市场的货物不能再返回保税区内进行维修,企业不得不在区外另设仓库和维修点,大大增加了成本。今年,外高桥将扩大维修试点业务,区内维修中心将从20家增加到50家。
    
培育提升营运中心
    
    “培育和提升营运中心,是提高保税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松下电器机电(中国)有限公司是外高桥保税区内首批转型为营运中心的企业之一。几年前,公司曾一度为是否搬出外高桥,到其它地区享受更为优惠的政策而犹豫。就在三年前,外高桥保税区营运中心培育工作正式启动,对被认定为营运中心的企业给予一系列支持政策,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向这些企业推出配套外汇管理试点措施等等。政策的引导与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一拍即合,松下最终决定留下。经过几年发展,公司逐步开发销售、经营管理总部的功能,整合华南华北的销售业务后,在外高桥建起了统一配送的物流中心,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现在松下电器机电九成业务量的商品都经过这里发往全国各地,销售额成倍增长。
    
    截至去年年底,保税区内经认定的跨国公司营运中心已有94家。本月,外高桥又新认定了12家物流型营运中心。保税区负责人告诉记者,2008年保税区进口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有5家为物流企业,保税区进口总值的40%是由物流企业完成的,物流型营运中心的培育是营运中心内涵的一次扩展。今年外高桥保税区将重点加强对物流型营运中心的培育工作,并将重点推动一批已有的营运中心从主要统筹中国业务向统筹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业务提升、向订单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两端延展,使外高桥成为跨国公司在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重要贸易节点。
    
搭建完善专业平台
    
    在直接服务企业的同时,保税区不断搭建和完善专业化贸易平台,借助平台形成规模效应,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外高桥保税区部分进口商品贸易非常活跃,如医药品占到上海市同类商品进口额的66.6%,医疗仪器及器械占52.4%,钟表占49.9%,酒类占93.7%。在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汽车、钟表中心、医药分销中心和机电等专业化贸易平台的基础上,保税区年内将建立医疗器械贸易平台,争取建立进口文化设备租赁贸易平台,并做好奢侈品贸易平台的准备工作,到2010年争取建成10家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大型专业化贸易平台。
    
    外高桥还启动了对未来生力军的培育和扶持。目前外高桥保税区近7000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半壁江山”,去年针对这些中小企业推出的“成长型”企业贷款贴息政策今年再度升级——享受范围进一步扩大,贴息比例由30%提高至50%,贴息限额由半年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等等,预计今年将帮助中小企业贷款5到10个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