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四大主体产业区”建设全面启动

2009-3-30 14:1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山东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主体和中心城市,承担着开发建设主战场的重任。近年来,东营市坚持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对整个区域实行统一规划、一体化开发,全力推进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高效农业区、高端产业区“四大主体产业区”建设,着力构筑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框架,拉开了黄河三角洲大开发大建设的格局。

    依托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实行港区港城联动,重点发展化工、电力能源、现代物流等临港产业,配套发展关联产业,建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高效生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和能源供给基地。据悉,重点推进东营港、大唐电厂、化工园区、物流园区、生活服务区建设,积极推进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石油储备基地、海水淡化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石油化工、海洋化工、能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同时,加快港城建设,促进人口聚集,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城。  
    目前,东营市已与中海油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由其重组地方炼化企业,收购经营东营港,投资建设中海油工业园、原油储备基地、成品油仓储和物流园区,化工园区正在编制规划,物流园区已基本具备项目落地建设条件;7.02公里引桥和2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已建成,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2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开始初设;大唐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已通过省发改委预审查,并于去年底报送国家发改委;港城生活服务区建设已完成投资近4000万元。    
    依托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突出“黄河入海、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原生态特色,全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同时,加快“黄河水城”建设和滨海滨河观光旅游开发,形成黄河口生态旅游、黄河水城文化旅游及滨海观光旅游相连接的旅游长廊,塑造特色旅游品牌。 
    目前,生态旅游区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总体规划已经批准;市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成立运营,鸟类放飞表演、柳林栈道等项目已建成投用;游客中心、游船码头、汽车野营地等重点建设项目已经启动;黄河口湿地公园正在规划建设,并适时启动以商务会议、温泉疗养、餐饮娱乐、水上运动为主要内容的黄河口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    
    在建设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方面,以建成的26.5公里防潮大堤为安全屏障,实施宜渔荒碱地开发和养殖池塘整理提升工程,建设海参、黄河口大闸蟹、对虾、浅海贝类护养等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发展其他配套或关联产业。近期重点推进4.1万亩渔业起步区建设,主要建设以海参为主的3万亩海珍品养殖区和以海产品加工贸易、技术研发、休闲渔业、餐饮服务为主的1.1万亩综合功能区。目前,黄河口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已成立运营;4.1万亩渔业起步区全面开工,研发中心大楼、龙头企业集聚区和高标准养殖示范基地正在建设,已完成投资近8000万元;大连有德渔业集团、山东华隆集团等知名龙头企业已经入区开发。    
    在高效畜牧区建设方面,将发挥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优势,以黄河农场、畜禽良种场为重点,依托大型龙头企业,推行草—畜—粪—沼—肥循环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奶牛工业饲料生产、奶牛产品加工及其相关产业,建成全省重要的现代畜牧示范基地。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果蔬、冬枣、桃园、花卉等特色农业园区,做大做强生态观光农业。目前,大型畜牧基地项目已完成规划论证,正在与正大集团洽谈合作事宜。
    依托东营经济开发区和胜利工业园,发挥现有基础较好的优势,完善提高基础设施,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石油装备、新材料、有色金属等六大高端产业,积极发展高端服务业,建成黄河三角洲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承载区。今年1至2月份,仅东营经济开发区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同比增长26.2%;完成工业投入1.24亿元,同比增长23.3%;在3月份举行的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中,12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63.2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22亿元,税收33亿元。    
    据悉,近两年共引进过亿元的项目34个,总投资294亿元,已完成投资126亿元,东芯大规模集成电路、泰克拓普太阳能电池芯片制造及LED封装测试、软件大厦、吉盛汽车整车制造、光伏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以及融创新、创业、研发、孵化、休闲于一体的“生态谷”等29个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六大高端产业链初具雏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