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瓶颈” 让保税港增值

2009-3-3 19:5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条“黄金水道”,下游是出海口,上游有内陆首个保税港区,理论上,万吨级船队可沿江直达,而实际上,中游的“肠梗塞”让美好愿景打折。    去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我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诞生。随着三峡库区蓄水至175米,3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可沿江直达重庆主城,重庆保税港区的物流优势凸显。 
  由于水运成本较低,近两年来,通过重庆运出的货物68%以上都采用了水上运输。随着保税港区的设立,将吸引周边地区更多的外贸货物到重庆经长江水运出口,重庆港的运力需求会大幅增加。为了适应需求,长江上游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专用集装箱码头正在寸滩港加紧建设,建成后将同时拥有西部最大的货运吞吐量和内陆最便宜的货物运输费用。 
  然而,每年4个月的枯水期,长江中游荆州段最深仅2.9米的航道,却像瓶颈一样制约了大船的通行,也制约了重庆保税港区物流业的发展。 
  目前长江的水量是欧洲第一大河莱茵河的6倍,但运输量却仅为莱茵河的1/6。中游荆州河段“瓶颈”亟待打破,一旦河道畅通,轮船航运成本便能大幅降低,刺激水运迅速发展。再加上保税港的政策优势,重庆及周边省份的出口和进口货物,便会首选水运,保税港区物流业发展必能更加兴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