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民企如何由“狼”变“虎”

2009-3-29 21:48:00 来源:绍兴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3月27日,经过精心筹备,近百家绍兴民企携180个项目赴京,与百家中央直属企业展开项目、技术、资金合作洽谈。15个项目现场签约,直接引资近20亿元。 
  如此大规模、高规格地与央企对接,是绍兴有史以来首次,因而格外引人关注。民营经济比重高达95%的绍兴,何以对央企表示出如此浓厚的兴趣?隐藏在数字背后的,还有更丰富的信息需要解读。
  央企实力
  “如果把浙江民营经济比作一群‘狼’,那么央企就是一群‘虎’,今天光有‘狼’不行啊,也得有一些‘虎’才行,所以我们的民营企业要抓紧‘伴虎’。”27日下午的对接会现场,市委书记张金如谈到与央企对接的初衷时,引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今年两会参加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说的一段话,引起与会民营企业家的共鸣。
  “在当下的环境里,央企的的确确已经成了民企眼中的‘香饽饽’,这与其特有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市经贸委副主任楼建明分析说,央企最大的魅力体现在其实力上,比如此次与绍兴民企对接的,有不少就是世界500强公司。“央企还有技术优势,很多科研院所实际上也属于央企,其信息、人才、技术实力,不是普通民营企业能比的。”
  市国资委主任钟华华与央企接触较多,他感触最深的是中央直属企业在带动地方经济方面的巨大作用。“央企的辐射力很强,近几年福建、江苏等地与央企的对接都十分成功,一些投资额达几十亿元的大项目落户后,直接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我省的杭州、衢州在这方面也走在前面。”
  近年来,绍兴也冒出了不少规模领先的企业,但企业老总直观的感受是,相比于央企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实力,自己仍欠缺得太多。
  “我们一直致力于文化产业领域的耕耘,但在高端运作层面明显不如央企,特别是人才实力、管理水平、宣传手段等上层元素差距较大,所以此次我们投资3亿元的一个项目,就选择了与文化部下属企业合作。”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城董事局主席洪飞说。
  此前,我市已经有与央企合作的范例,如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建中纺院江南分院、新民热电厂与相关央企合作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但与绍兴的产业地位相比,力度显然还不够,绍兴企业要做大做强,特别是要率先走出金融危机带来的阴影,与央企的合作是必做的一篇大文章。”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如何借力 
  为提高与央企对接的实效性,我市先后6次与国务院国资委等相关部门联系,对行业契合度紧密的央企,逐一登门拜访,以期为我市民企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同时,结合五大产业发展规划,我市还精心筛选了180个工业、农业、服务项目,带到现场与央企对接合作。
  努力收到了成效。当天签订的15个合作项目涉及仓储物流、机械装备、影视基地、人才培训等,不仅项目技术含量高、产业领域广、发展前景好,部分项目还填补了绍兴的产业空白,显示了借力央企的成效。
  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与央企的合作模式更为多样,如浙江瑞远机床有限公司与北京航天数控系统有限公司,签下了在诸暨兴建投资额为1.8亿元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合同;浙江华宇电气有限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达成了共同筹建培训和研发基地项目意向;嵊州市政府则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一研究所签下了全面合作项目书。“从中可以看到与央企合作领域很广。”这位负责人说。
  一些央企负责人对此表示认同。文化部下属中录国嘉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燕告诉记者,他们与泽恩集团签订了“编钟集萃影视基地”项目合约,虽然双方都是首次合作,但双方优势互补,前期进展得很顺利,项目马上就可以进入实质启动阶段。
  但也有一些企业对如何与央企合作心里没底,“借力央企确实是一条途径,但如何能对上号?对接后如何操作?离我们好像比较遥远。”一位老总直言不讳地说。
  对此,楼建明认为,这样的对接会只是政府搭建的一个平台,工作只是初步的,大量的功夫还在之后的努力。“项目签订后的落地工作,以及建立与央企对接的长效机制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他说。
  绍兴魅力
  记者获悉,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曾两次发通知,要求相关央企参与此次与绍兴民企的对接,这样的“礼遇”,折射出绍兴民营经济的魅力。
  “绍兴有供央企前来投资的发展平台,有与央企开展合作的产业基础,也有可与央企实现对接的建设项目。”副市长何中伟在推介绍兴产业和项目时,用大量的数字和例子,阐述绍兴与央企合作前景的广阔。
  “事实上,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因为央企也在不断地寻找项目,他们也需要有好的投资渠道,我觉得民企要赢得与央企的合作机会,关键在于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诚信经营必不可少,这方面绍兴许多民企具备条件。”中国华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萧永认为。
  钟华华告诉记者,众多央企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都把发展节能降耗、环保产业、新型建材等作为主业发展,而这与绍兴的五大产业规划是契合的,特别是绍兴在这些领域已经有许多业绩突出的企业,完全可以与央企开展合作,在央企的带动下加速成长。
  “现在的关键是,政府、企业都要树立与央企对接的理念,同时要建立和央企对接的机制,有专人来操作这方面的事宜,推动对接成果的落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央企的发展战略、投资方向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经济政策导向,通过对接央企、合作推进重大项目,让具备条件的绍兴民营企业真正变成一只“虎”,将有利于推进绍兴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